五灯会元
Wudenghuiyuan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本于清光绪初..
Wudenghuiyuan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本于清光绪初..
Yinmingruzhenglilunshu佛教因明名著。简称《因明大疏》。唐窥基撰。6卷(通行刊本为8卷)。著述背景 印度早期的因明属于一般的论辩术。到6世纪,经陈那的改革,虽仍有侧重..
Zhaolun中国佛教论书。1卷。后秦僧肇著。僧肇在世时曾撰佛教论文数篇,阐述般若义旨。南朝梁、陈之间,经人汇编成集,名曰《肇论》。内容 《肇论》取老庄之语命意遣词,文..
Chanzongyulu记载、辑录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以后历代禅师法语的书籍。大都为禅师口语,由亲随左右的门弟子随时笔录编集而成。举凡师徒传法心要、参悟验证、方便施化,诸方学士..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成实宗。以传习、弘扬《成实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成实师。从南北朝到唐初的250年间,弘传的范围遍于长安、寿春、彭城、建业、洛阳、邺都、平城、荆州、..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地论宗。以传习、弘扬《十地经论》而得名。其学者称地论师。从北魏到唐初,由于还没有传宗定祖之说,所以当时还不成为宗派。《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瑜伽..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俱舍宗。以研习、弘传《俱舍论》而得名。其学者称俱舍师。弘传分新、旧两个阶段。原来在南朝的宋、齐、梁三代,研究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相当隆盛,陈真谛..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涅槃宗。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简称《涅槃经》)而得名。其学者称涅槃师。《涅槃经》的中心教义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涅槃师的..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毗昙宗。起于南北朝。以讲习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义学而得名。其学者称毗昙师(阿毗达磨师)。说一切有部毗昙传入中国,为时颇早。东晋以来译出阿毗达摩论书..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摄论宗。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简称《摄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摄论师。《摄大乘论》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无著造论,世亲作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