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词典

袈裟十利

佛光大辞典

谓袈裟有十种功德,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又作十胜利。(一)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恶兽。(三)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

坚牢地天仪轨

佛光大辞典

全一卷。又作地天仪轨。唐代善无畏译于开元五年至二十三年(717~734)。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礼拜恭敬供养坚牢地天及功德天,并诵其真言,结其根本身印者,能增..

华严经纲要

佛光大辞典

凡八十卷。明代德清撰。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收于卍续藏第十二册。本书系提举澄观所撰华严大疏钞之要义,合八十华严之经文,而总成一部。书中往往设补义之项目,记述作..

洗净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大小便洗手之法。寄归传二细记之。最为律家所重。

迦叶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三十。【又】菩萨名。涅槃经三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

息苦

佛光大辞典

止息生死轮回之苦。“一切皆苦”,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若能脱离身心诸苦,即能了生死、至涅槃。如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瞋、痴等三种心苦,乃佛教所立“身心之苦”..

瑜伽法水

佛光大辞典

即密教三密瑜伽教法之传承。所谓瑜伽,在密教一般称为三密瑜伽;此因真言行者之瑜伽终归于身、语、意三密之行。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毗卢遮那佛之身、语、意为三密;或以“..

食作法

佛光大辞典

于饭食之际所行之作法。出家之饭食原以乞食为原则,故有严格之规律。戒律中关于食法有多种之制戒,如九十单堕中,有不受食、非时食、劝足食、食家强坐等十四种戒;百众学中..

羌揭梨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mkarī之音译。意译小刀。或指锯齿状之小刀。为密教所用法具之一。据大日经疏卷十六载,诸奉教使者皆作小刀印,而羌揭梨呈锯齿形,故译作“小刀”乃不正确之翻译。..

法颖

佛光大辞典

(416~482)南齐僧。敦煌人,俗姓索。十三岁出家,住于凉州公府寺,依法香修学,致力律学,博涉经论。元嘉末年,至金陵新亭寺。宋孝武帝命为“都邑僧正”,后辞任,归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