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宗
【俱舍宗】依俱舍论而立的小乘宗派,称俱舍宗。为我国十三宗之一,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初由世亲入迦湿弥罗国学毗婆沙之义,其后根据《大..
【俱舍宗】依俱舍论而立的小乘宗派,称俱舍宗。为我国十三宗之一,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初由世亲入迦湿弥罗国学毗婆沙之义,其后根据《大..
【神我】神我即第八识。外道执神我能生诸法,常住不坏,计为涅槃。是二十五谛之主。
【神我外道】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
【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作用。神通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种,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一、神足通..
【神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佛法中本无‘神我’之说,而此识含藏万有种子,功能殊胜,故名神识。
【修行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三位,又作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参阅《十住》条。..
【修习位】又作有学道。此乃唯识五位修行的第四位。修行菩萨,于通达位(见道位),虽然证得无分别智,断除一切心识上的颠倒知见,但微细烦恼尚未断除,还需要修习。故菩萨..
【修惑】此为修道所断惑的略称,与‘见惑’对称。又作思惑,意指修道所断之惑。即于修道时所断贪等迷事之烦恼。《俱舍论》卷二十五载,贪、嗔、慢及无明等四烦恼对色、声、..
【庄严经论】又名《大庄严经论》,为瑜伽十支论之一,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凡十三卷。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的各种法门。本论援引经典颇多,有《十地经..
【庄严体义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庄严经论》,这是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参阅‘十支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