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法
【大地法】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
【大地法】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
【大乘二种性】修大乘菩萨行,必具足无漏菩提种子,此种子有二种,一为本性住种,一为习所成种。本性住种,是无始以来,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中法尔本具的无漏种子,以善根未..
【大乘五蕴论】印度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全一卷。本书著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为唯识宗瑜伽十支论中的粗释体义支。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
【大乘广五蕴论】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蕴论》有两种,一种是世亲论师造的《大乘五蕴论》,另一种是安慧菩萨造的《大乘广五蕴论》。广五蕴论是世亲大乘五蕴论的注释本,大唐..
【大乘百法明门论】全一卷,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唯识宗‘一本十支’的一种,又作略陈名数支,以一切法无我为宗。本论系摘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的百法名数,..
【大乘法苑义林章】略称法苑义林章,唐代窥基著,凡七卷,二十九章。书中对于唯识教义的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有详细的阐释,系古来研究..
【大乘起信论】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所译。本书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
【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大乘起信论,历来为性宗所依的重要经论之一,大乘佛教的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等皆深受其影响。但这也是历来争议性颇大的一本书,隋代法经..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凡七卷。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凡十六卷。又称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是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