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辞典

无著

佛光大辞典

梵名 Asavga。音译为阿僧伽。生于西元四、五世纪顷。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又称无障碍。北印度健驮逻国普鲁夏普拉(梵 Purusa-pura,布路沙布逻)人。依..

无著戒

佛光大辞典

为菩萨所持十戒之一。又作不住戒。谓菩萨受持戒时,不着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之戒,亦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三、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

无著行

佛光大辞典

无著,无碍之意。为菩萨十行之第七。谓诸行圆融而无执着障碍。[旧华严经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参阅“十行”429) p5127 ..

无行

佛光大辞典

唐代入竺僧。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其梵名为Prajādeva,音译作般若提婆,意译作慧天。曾师事三论宗吉藏之高足大福田寺慧英,修习定慧,受具足戒后,更隐于幽岩诵法华经..

无行般

佛光大辞典

梵语anabhisajskāra-parinirvāyin。全称无行般涅槃。为声闻四果之第三,五种不还之一。谓于欲界命终后,生于色界,不加勤修之功力,经久自然断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俱..

无表色

佛光大辞典

梵语avijapti-rūpa。又作无表业、无作色、假色。或单称无表、无作、无教。为“表色”、“表业”之对称。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即于身中恒转相续,具有防非止恶或与之相反的障..

无覆无记

佛光大辞典

梵语anivrtāvyākrta。为“有覆无记”之对称。又作无覆、净无记。若以道德之性质为准则,一切诸法可大别为善、恶、无记等三大类。其中,无记系指非善非不善,不能记为善业..

无见

佛光大辞典

(一)指断、常二见中之断见。系否定因果之理,主张无善恶之报,故称为无见。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大二七·一九八中):“无见法,生、住、老、无常,当言无见耶?有见耶?答..

无见顶相

佛光大辞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īsa?iraskatā(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

无觉少观定

佛光大辞典

梵语avitarka-vicāramātra-samādhi,巴利语 avitakka-vicāramatta-samādhi。又作无寻惟伺定、无寻有伺定。为三三昧之一。觉(寻),粗大之思惟作用;观(伺),微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