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那僧涅陀
(杂语)译曰大誓愿。
(杂语)译曰大誓愿。
(术语)密教之法,于佛菩萨之身,说三种之轮身。
(堂塔)奉祀先人遗像之所。古今注曰: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容貌,庶人则立影堂。释氏借此二字谓安置佛祖真影之堂舍。雍陶诗曰: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李..
(流派)对于旧律家而言。四分律五分律等为旧译之律,有部律为义净之新译。以此等律为所依,谓之新律家。
(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
(天名)奉侍金刚部菩萨之女形尊。胎藏界金刚手院金刚手持菩萨之傍,此女尊与男使者并在。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之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名数)毗沙门天王管领夜叉八大将以护众生界。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北门当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罗,译曰宝贤。二名布噜那跋陀罗,译曰满贤。三..
(术语)至极之处。根元之处。华严经十四曰:得诸如来心之源底。天台戒疏上曰:观达无始无明源底。
(名数)一,贪烦恼,染着为性,生苦为业。二,瞋烦恼,憎恚为性,不安与恶行之所依为业。三,痴烦恼,于诸理事迷闇为性,一切诸惑之所依为业。四,慢烦恼,恃己于他高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