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八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八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大文第四彼果分中。即摄无尽行。离障成德穷尽生界。为利乐故。果有二种。一离障果从护烦恼生。二成德果从护小乘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九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九(入第三十七经)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六现前地。所以来者。已说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寄缘觉地故次来也。又四地出世未能..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五

经疏部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五长者李通玄撰如诸菩萨摩诃萨已下至辞退而去。有十六行经。约分为四门。一明推德于前。二示善知识方所及国土。三举善知识名号。四善财敬恋善友流泪辞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六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六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第八毛光照益三昧中。言智契解脱之门等者。总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句约智。亦是约表释。谓毛孔..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六

经疏部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六长者李通玄撰第二推德昇进门中。自诸菩萨摩诃萨已下至辞退而去有二十一行半经。于中文义约分五门。一推德昇进。二示善知识方处国土。三示善知识居止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二一心所摄门中。然此一门乃含多意。且分二别。一推末归本门。二如来于此下。本末依持门。今初依论三观。初约相谛。..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七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然即缘因即是了因下。第二拣定二因。于中有二。先标二别。因有亲疎者。总示别义。疎者是了亦是缘因。亲..

胜鬘宝窟

经疏部

胜鬘宝窟卷中(之本)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尔时胜鬘下。第四明摄受正法章。作三门释之。一来意门。若明说法次第者。上来三章明起说方便。今此一章正明说法。江南彬师正为此释..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七

经疏部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七长者李通玄撰善财童子善知识十回向位。从推德昇进中自如诸菩萨摩诃萨已下。至辞退而去。皆作五门。已下诸位倣此例然。一推德令善财昇进。二示善知识方..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一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七远行地。所以来者。已说缘起相应慧住。寄于缘觉。次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寄菩萨地故次来也。瑜伽云。前地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