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四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四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自下大文第三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下。安住地分中三。初总明安住。二所谓下。别显安住。三佛子菩萨以成就下。总结安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一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初来意等者。疏文有二。先标。后通。谓下释。通中二。一分来意直尽第七会来。二生解因中。下唯明下三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三摄报果利益胜中分二。先明在家果。后是菩萨若欲下出家果。前中复二。初上胜身显其报胜。后能以大施下。明上胜果..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三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三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又后三偈下。第二襵叠重释。上之十偈从后渐收。于中有二。先正收后结叹。前中自有三重。第一收后三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六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六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三发光地所以来者。前戒此定义次第故。又前三地寄同世间施戒修法前二施戒竟。今此显修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细戒..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七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二佛子下得五神通。明行功用果。前内怀慈济之心。此外现救生之用。从多分说但为邪归。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七正行甚深。疏二何故下。疏文有二。先总彰大意。二前四下别释经文。疏。杂集第七说诸烦恼等者。解妨。问..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四

经疏部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四长者李通玄撰从此已下七卷。总是善财善知识。自此已下十箇善知识是十住门。一示善知识所居方面者。何故令往南方。以明託方隅而表法。以南为正。为离为..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诸佛菩萨始自发心下。文中有三。初列十恩。二结成恩重。三者引证。初十恩者。一发心普被恩。二难行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