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长者李通玄撰第六段又普眼菩萨闻如来称叹普贤清净功德有三十二行经。于此段中复分为七段。一尔时普眼菩萨已下至俱亦不见有三行经。明普眼菩萨以十不可说..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长者李通玄撰第六段又普眼菩萨闻如来称叹普贤清净功德有三十二行经。于此段中复分为七段。一尔时普眼菩萨已下至俱亦不见有三行经。明普眼菩萨以十不可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十地品第二十六(入第三十四经)初来意者。为答普光十地问故。夫功不虚设。终必有归。前明解导行愿贤位因终。今明智冥..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如来名号品第七(入第二会)疏。二会来意者。于中有二。一对后辩来。以一分六会。今是初故。又前举下对前辩来..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一长者李通玄撰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将释此品约分三门。一释品来意。二释能说法主。三随文释义。一释品来意者。明前品说自佛三业二智入不思议际遍周广..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二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六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下请分中三。初说已默住。二是时下三家五请。三尔时金刚藏观察下。许说分齐。所以默者。将..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又究此四下。第四无作四谛。文中亦三。初总明。言非唯但空者。拣上无生但显空义。便为真实正是所宗。二..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二长者李通玄撰如是已上如来出现十无量法。一一法皆有十喻。如经具明。如佉陀罗山者。是木名。尼民陀罗此云持边山。目真隣陀山。此云解脱。此是解脱龙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三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二正显偈词。有十二偈。大分为二。前七显义大。后五明说大。今初分四。初四偈总显地智微妙。二有一偈类地行微。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二节疏。如泥中刺不觉其伤者。爱欲所覆犹如溺泥不知其伤。言如疮中刺者。即是肉刺故。涅槃中名为息肉故。彼..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十三长者李通玄撰六随文释义者。从初列众之中有二义。一释菩萨名。二释声闻名。初释菩萨名中。有六段意趣。一从初一百四十二箇菩萨。以普贤文殊二菩萨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