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四门之中初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四门之中初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九长者李通玄撰十行品第二十一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此品正说十种行门。名为十行品。二释品来意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序曰。大方广下。第四别叹此典旨趣玄微。于中二。先总叹。后别叹。今初。先二句标其深广。后视之者下。成上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明法品第十八(入第十八卷经)初来意者。前明当位所成之德。今辨趣后胜进之行。故次来也。又前明发心之胜德。今辨所具之..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此尽相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十明品第二十三初释名者。谓妙用自在。委照称明。明用无限寄圆辨十。即带数释也。二来意者。一通论以下五品来意。谓前..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长者李通玄撰一尔时一切宝庄严殿已下至悉过诸天供养之上有八行经。明如来受请入殿以佛自己善根依果出胜诸天无比对分。此明加行会胜位德如佛故。二时兜率..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十九经)自下第三中贤十行会。初来意者。酬前十行问故。匪知之艰行之为艰。前解此行。若膏明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第四别显处严中。文亦有二。一通释前后。二别释器界。前中疏。即如来依正者。别显处。严是依教主。难思是..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一长者李通玄撰第三等一切诸佛回向者。以忍波罗蜜为体。余九为伴。表法中以善财童子所见可乐城东大庄严幢无忧林中无上胜长者是也。为城名可乐依主所行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二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十行品第二十一(从第十九经半尽第二十一经)来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二释名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