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五

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五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根品之四为不如此耶。是因于他生有分皆是无常。由此言此无为法唯不遮为能故立为因。此义已拨。于余经中说所缘..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六

毗昙部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四问前说圣道是沙门性有为无漏。及诸择灭是此果故名沙门果。无漏道力所证得者..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

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一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六

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六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世间品第三今当说此义。由决定欲界色界无色界故。已分别心等诸法。此中何法名欲界色界无色界。为答此问故。偈..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七

毗昙部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五诸不还者所成就无漏法。此法不还果摄耶。答或摄或不摄。义不定故。云何摄。..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四

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四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二傍论已了。复应辩前表无表相。颂曰。无表三律仪不律仪非二论曰。此中无表略说有三。一者律仪。二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八

毗昙部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六问已离无所有处染信胜解转根作见至时。既舍三无色无漏对治道于三地断为亦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五

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五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三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七

毗昙部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七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世间品之二复次偈曰。如引次第长。相续由惑业。更入于余世。释曰。一切阴相续牵引不平等。能感寿命业有差别故..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九

毗昙部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七此中欲界异生圣者几随眠随增几结系耶。答异生九十八随眠随增九结系。圣者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