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三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三(序品第一卷之第二)

出诸离车在虚空坐去地七多罗树 又出诸大长者亦去地七多罗树 出诸鬼神及禽兽异名 叙变林及重阁讲堂事 释魔王说咒事 出无边身来事

序品之第二

尔时复有四恒河沙(至)及阎浮提诸王眷属。

桉。慧朗曰。此下第三列诸豪族也。

为求法故善修戒行(至)于虚空中默然而住。

桉。僧亮曰。去地七多罗树者。彼以豪族自憍。不愿杂坐。故置之空也。

尔时复有五恒河沙(至)绕佛一匝却住一面。

桉。僧亮曰。陀那婆王者。阿修罗例也。此言随也。

尔时阎浮提中比丘比丘尼(至)其林变白犹如白鹄。

桉。僧亮曰。贪生爱寿者。以佛灭为苦。今明灭非作法。乃息伪反真也。五色之中。白是真实自然之色。不可染成。借事表理也。僧宗曰。向三种瑞。人中悉集。今现此相。以摧诸天速集也。

于虚空中自然而有(至)皆悉悲感愁忧不乐。

桉。僧亮曰。今说涅槃。无一切有。故名为空。希有常乐万德。如虚空中有堂阁也。

尔时四天王释提桓因(至)来至佛所稽首佛足。

桉。僧宗曰。魔多是圣人。如今是实。佛以大慈能转其恶也。

而白佛言我等今者(至)除灭怖畏说如是咒。

明骏曰。桉维摩经云。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信之于此矣。

侘枳吒吒罗侘枳卢呵隷(至)阿罗遮罗多罗莎诃

桉。僧宗曰。若能穷达其旨。经之与咒。竟何所在。但物心难以理从。易以威逼。咒方别是止耶之术。魔无法以助化。说咒以弘道也。慧朗曰。此有三阶。前明魔以神力。施地狱之乐。办供而来。此第二说咒。以请印可之。

是咒能令诸失心者(至)心怀愁恼却住一面。

桉。僧宗曰。叹咒功能。复明己自为护。以劝受持也。慧朗曰。此第三请佛受供印咒。佛不受供。而印其咒也。

尔时大自在天王与其眷属(至)天人师佛世尊。

桉。僧亮曰。此菩萨所以现者。美大之辞也。此中明身大。彼土庄严。众生清净。世乐之极。远来献供。更求胜法者。证有为非乐也。慧朗曰。此下有两段。初辨无边。次明佛神力也。辨无边身中。有八章。此即第一略叙彼土佛事也。

尔时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至)并可礼敬请决所疑。

桉。慧朗曰。此第二彼佛命使来。

尔时无边身菩萨摩诃萨(至)所有威德悉灭无余。

桉。慧朗曰。此第三叙时众惊怪也。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如来不久当般涅槃。

桉。慧朗曰。此第四叙文殊安慰大众也。

是时大众一切悉见(至)如是流布大乘经典。

桉。慧朗曰。此第五叙菩萨神力。

尔时无边身菩萨(至)如来不久当般涅槃。

桉。慧朗曰。此第六明菩萨以神力。令身中众生。得法悟也。

尔时无边身菩萨(至)余无能见是菩萨身其量边际。

桉。慧朗曰。第七明以神力办供。

尔时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至)如是三请悉亦不受。

桉。慧朗曰。第八明以供上佛。佛不受。

尔时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至)却住一面皆亦如是。

桉。慧朗曰。举十方同到者总结。

尔时娑罗双树吉祥福地(至)见诸佛土亦复如是。

桉。慧朗曰。此辨佛神力有两章。此即第一光明变秽为净也。

尔时如来面门所出(至)身诸毛孔流血洒地。

桉。法瑶曰。化缘周毕。表涅槃之相也。有三种。一众生心净。二国土净。三收光入口。收光入口。则止教之相。众生心净。则表化周。国土净者。则明行毕也。慧朗曰。此第二阶。示涅槃之相也。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三

相关推荐

维摩义记

经疏部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见阿閦品者。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见诸佛。此品具论。于中初明见释迦佛后见阿閦。从后立称。名见阿閦。阿閦胡语此云无动。此品明见无动如来。是故名见阿閦..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经疏部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上二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自下大段。第二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谓创因法镜照心。顿能信解。至于长久修证。则节级不同。良以障有浅深根有利..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三

经疏部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三沙门一行阿阇梨记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之余次下黄色时。当想ka 字作真金色。其焰亦然。是金色牟尼佛也(牟尼是佛都号)迦义是作业义。以无作故永..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三

经疏部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三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至)通达自心分别之相 能取所取者。亦云能缘所缘。谓即心识见相二分也。故华严经云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余文意谓欲了知者。应离..

金光明经文句

经疏部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三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释忏悔品诸大乘经多分散明忏悔。此经专以忏悔当品。今先释名。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欵顺从不敢违逆。不逆..

净名玄论卷第四

经疏部

净名玄论卷第四(宗旨上)第二论宗旨凡有二。一总定宗旨。二别释二智。一总定宗旨者论曰。已知名字。宜识旨归。旨归不同。凡有四说。有人言。此经名不思议。即以不思议为宗。..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九

经疏部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九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次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尔时金刚手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以下偈说真言救世者(谓上百门王也)谓能生诸真言也。真言救世者。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

经疏部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一)长水沙门子璿集第五返闻真实证。此门次第合次那律。以是六根之耳根故。今以圆通义广庆说相继勅简连环。故最后说。以表臻极真实故尔。若前便说。..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六

经疏部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六(〔时〕)东都沙门(宝臣)集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月光妙眼如是等 因上觉二无我等法名为佛。过去诸佛已觉此法。故名为佛。以过去故。世尊今觉此法亦名..

维摩经义疏卷第六

经疏部

维摩经义疏卷第六胡吉藏撰香积品第十此品来意。有十种因缘。一者三时利益。从经初至不二法门。谓食前利益。此之一品。谓食时利益。菩萨行品。食后利益。二者。至人住于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