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典籍

大乘义章卷第十三

诸宗部

大乘义章卷第十三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门(八禅定义 八解脱义 八胜处义 八行观义 八大人觉义 八法摄摩诃衍义 九次第定义 九想观义 九断知义)。八禅定义四门分别(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序曰。大方广下。第四别叹此典旨趣玄微。于中二。先总叹。后别叹。今初。先二句标其深广。后视之者下。成上二..

佛说因缘僧护经

经集部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大海龙王初发信心,变为人形,来至园中,依诸比丘,求欲出家。时诸比丘不知是龙,即..

佛说蓱沙王五愿经

经集部

佛说蓱沙王五愿经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五百比丘俱。时王舍国王号名蓱比沙,少小作太子,意常求五愿:一者愿我年少为王;二者令我国中有佛..

佛说护净经

经集部

佛说护净经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一池,东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深四十里。池中有虫,其形似科蚪,形黑如墨。佛语阿难:「识此池中虫不?」答言:「不识..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经疏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四门之中初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

佛说杂藏经

经集部

佛说杂藏经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各为第一: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乐说微妙法;目连神足第一,常乘神通至六道,见众生受善恶果报,还来为人说之。目连又一时..

阿阇世王授决经

经集部

阿阇世王授决经西晋沙门释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国耆阇崛山中。时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复所宜?」祇婆言:..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四

经疏部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四(尽第十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八地七门同前。初释名者。不动名亦有三义。一约一义。摄论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无性世亲并同此释。..

佛说除恐灾患经

经集部

佛说除恐灾患经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四部弟子大众俱会,说上妙法。尔时,维耶离国厉气疫疾,威勐赫赫犹如炽火,死亡无数,无所归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