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七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七基撰三身义林三身义。略以五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开合废立。四因起果相。五诸门分别。第一辨名者。佛地经说。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金光明..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七基撰三身义林三身义。略以五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开合废立。四因起果相。五诸门分别。第一辨名者。佛地经说。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金光明..
注维摩诘经卷第七后秦释僧肇选佛道品第八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什曰。因上章天女随愿受身流通佛法故广圆应之迹以明通达之功也。肇曰。上云诸佛之道以无..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七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捨宫出家品下「尔时,车匿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自心思惟:『圣子今者,决欲出家,不肯住也。』如是念已,故发大声大言大语,问太子言..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六十二举盲人说象譬 明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义 明佛性十二因缘信等 辨菩萨不退相日食一麻一豆等事 出菩萨以身施众生发愿事 出菩萨为众生受苦不退事 出天..
阿阇世王授决经西晋沙门释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国耆阇崛山中。时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复所宜?」祇婆言:..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六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耶输陀罗梦品下「尔时,国师有于一子,名优陀夷(隋言聪辩),聪明智慧,众论辩巧。时净饭王即遣唤彼优陀夷来,来已王语作如是言:『..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提婆达兜诣阿阇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阇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六十一广辨转障义 广释修身义举四蛇一箧为喻 广释修戒义 广释修心义 广释修慧义 重明修身戒心慧义 重明转重为轻转轻为重义 师子吼重举六事为难谓不须修..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十一辩因缘已。等无间缘。何法为性。非后已生心心所法。谓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诸余已生心心所法。..
佛说忠心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日会听经。佛右面比丘,名曰目连,神通妙达、智如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