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易生死
【变易生死】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二种生死之一。为‘分段生死’的对称。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萨,以无漏的‘有分别业’为因,以无明住地为缘,所招感三界..
【变易生死】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二种生死之一。为‘分段生死’的对称。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萨,以无漏的‘有分别业’为因,以无明住地为缘,所招感三界..
【体用门】此为‘因果门’的对称。于唯识宗用以显示种子与现行的第八识(本识)、七转识(前七识)间关系的法门中,种子与第八识有能持、所持的关系,称为体用门;即能持之..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的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的本质为性,故体即性。世间一切有为法,皆为因缘和合之法,因缘和合之法无其本质,亦无不变之性,故‘缘起性空’。..
【体相】体与相的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因为体者,为一、绝对、无限、真常之法性;而相者,则为非一、相对、有限、非常..
【灵润新旧二译不同论】灵润、唐代僧,贞观年间,曾奉敕入弘福寺任译席证义,他于菩提流支及真谛所译的经典(称为旧译),及玄奘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列出十四点不同之..
【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或指观法之行相。唯识宗之观行有二种,称二观行。一、寻伺,指推寻伺察。寻,即心对境所生起的粗猛推求之精神作用;伺,则为细心分别之精..
【观所缘缘论】陈那论师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别译本如陈代真谛所译的《无相思尘论》一卷。本论之偈文为四句一行,共有三十二句。本书旨在依因明三支之法,明示心外之所..
【观所缘缘论释】又称《观所缘论释》、《观所缘释》。护法造,唐代义净译,全一卷。本书为《观所缘缘论》的注释书。内容阐释《观所缘缘论》中所说破外执之与、夺之意,而明..
【观待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
【观待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道种,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道理,此观待道理,为四种道理之一。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