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空
涅槃经说十一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
涅槃经说十一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
十一想思念如来经说,比丘应以十一想来思念如来,即:戒意清净、威仪具足、诸根不错、信意不乱、常有勇健意、苦乐不以为意、意不忘失、止观现在前、三昧意无休息、智慧意无..
住阿兰若、乞食、一处坐、一时食、正中食、不择家食、守三衣、坐树下、露坐闲静处、著补衲衣、在冢间住。若有人能于十一年中学习此苦法,则此生可得阿那含果,再生可得阿罗..
又名十遍处,即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
即七见二疑二无明。七见是邪见、我见、常见、断见、戒盗见、果盗见、疑见;二疑是疑事、疑理;二无明是根本无明、枝末无明。..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阿弥陀佛的十二个光明尊号,即: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
十二因缘的别名。有即世间所有,支即支分,谓所有生死流转,皆不出此十二支分。
四谛各有示、劝、证的三种行相,合之便是十二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