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陀罗尼
(名数)七种之陀罗尼也。为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名数)七种之陀罗尼也。为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慈。周者周遍,于怨亲周遍平等也,又周遍而行之也。七境..
(名数)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
(名数)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
(名数)北斗之七星也。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造般多罗道场,中央安置如意轮王菩萨,周围安置七星之像,及诃利低母,禳灾之法也。
(菩萨)如意轮观音为本尊,七星为眷属故名。即如意轮王菩萨也。见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名数)一欲垢,二见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悭垢。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也。烦恼随逐于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犹如睡眠,故云随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为..
(术语)七灭诤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殄四诤。
(杂名)极乐国土之宝树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树。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七宝周匝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