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尽三昧
(术语)照解极理之禅定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为三界主,修不可称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良贲疏中上曰:照解离极,故名理尽。..
(术语)照解极理之禅定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为三界主,修不可称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良贲疏中上曰:照解离极,故名理尽。..
(经名)具名般若理趣分。般若十六会中之第十会,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也。与密部之理趣经大同。
(经名)又云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之异名也。有不空译之理趣释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经开题五卷,亮典之纯秘钞三卷。【又】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书名)具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唐不空译。解释密部之理趣经。
(术语)诵读理趣经式。一心行此法,故名三昧。有显密之二行。显行者,读玄奘译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读不空译之理趣经。..
(术语)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为礼忏,故云礼忏。
(术语)对于事论而言。就差别之事相而论,谓之事论,就平等之理性而论,谓之理论。法华玄义六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应是故不一。..
(术语)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为事禅,无漏定为理禅。四教仪集注中曰:大论云:三阿僧祇时六波罗蜜者,是乃事禅事智满耳。俱舍云:道树已前,四波罗蜜满,至佛果位。二波罗..
(术语)事理二证之一。忆念道理而证悟之也。见戒疏上。又教理二证之一。举佛之圣教而为证凭也。见唯识论。
(术语)忏悔有事理之二种。观法之无性,而亡罪福之相,以破理障,为理忏。身口意所作,一一依于法度,对于尊像披陈过罪,以破事障,为事忏。四教仪曰: 理忏者,若欲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