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界
(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
(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经下曰: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
(术语)本觉之真相也,正觉之体离染污,故云清净。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本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譬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也。圆觉经曰: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术语)净妙之佛土,为以纯善之业因而生之处,故名为清净业处。观无量寿经曰: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同慧远疏曰:净妙佛土,纯善所归,是故名为清净业处。..
(术语)具清净光明之佛身也。法华经法师品曰: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我者释尊也。..
(印相)是持戒清净之印。通常之佛部三昧耶印出观自在菩萨怛缚多唎随心陀罗尼经。
(术语)所住之三昧,无垢清净,离一切之系缚而自在,名曰清净解脱三昧。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文殊与寂调伏音天子问答第一义谛,又问答声闻菩萨之律行不同及种种之法门,因明菩萨住于五无间业而成无上道。..
(杂语)谓释氏诵经声也。王僧孺文曰:清梵含吐,一唱三叹,密义抑扬,连环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