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身菩萨
(杂名)即如来之异名。传心法要下曰: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
(杂名)即如来之异名。传心法要下曰: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
(术语)又云无作解脱门。三解脱门之第二。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之禅定也。
(术语)金刚顶经一曰:阿婆颇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经诀云:阿之言无。婆颇那迦者,识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应云无识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缘散乱..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
(术语)新云无寻无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观三昧。二禅已上乃至非想地之禅定也。..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术语)二假之一。如外道凡夫妄执之实我实法,非有我法之实体,但为随自己妄情,而假说之实我实法也。
(衣服)以鸟毛所织之衣也。真言家多着之。
(杂名)唐裴休晚年,披毳衲,于歌姬院捧钵乞食。曰:不为俗情所染,可以说法为人。见癸辛杂识。
(术语)梵语Jā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