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论(Mahayana sastra)
Dachenglun大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相对于小乘论而言。一般把阐发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和诸法性空等义理以及注解大乘经的著作,都称为大乘论..
Dachenglun大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相对于小乘论而言。一般把阐发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和诸法性空等义理以及注解大乘经的著作,都称为大乘论..
Dapiposhalun佛教说一切有部论书。全称《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玄奘译,嘉尚、大乘光等笔受。200卷。相传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弘护佛教,鉴于当时部执纷纭,人各异说,..
Daiwen Dazangjing部派佛教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大藏经之一。有三种不同的方言文字写刻本,即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和傣绷文,其内容和其他文字的巴利语系大藏经基本一致,..
Hanwen Dazangjing汉译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最后汇集、编纂成藏,卷帙浩繁。编次的形成 据《隋书经籍志》和《历代..
Liuzulun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六部论书的统称。该部基本典籍常被称为一身六足。一身指迦多衍尼子所著的《发智论》(异译《八犍度论》)。六足指《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
Manwen Dazangjing汉文大藏经的满文选译编刻本。又称国语译汉全藏经或国语译大藏经。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根据汉文大藏经的编次和内容选出699部佛籍,译为满文编纂成藏。..
Shangzuobu Qibulun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七部论书,即《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发趣论》。《法聚论》又称《法集论》,共分4章..
Xixiawen Dazangjing汉文大藏经的西夏文译刻本。始刻时间不详。元大德六年(1302)刻成,共3620余卷。据现有不完整的记录,先后共刷印140余藏,但今已无全藏可见,经版也毁..
Xiaochenglu佛教小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小乘毗尼、声闻毗尼或声闻律藏、声闻调伏藏等。为修小乘声闻行者应该受持之戒律。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弟子们而制定各种规戒,随..
Xiaochenglun小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小乘阿毗达磨、小乘阿毗昙等。相对大乘论而言。在小乘佛教兴起之后,各个部派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的教说进行了种种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