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寂静苦
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
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
云何执受?几是执受?为何义故观执受耶?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执受,色蕴一分,五有色界处全,及四一分,是执受。色蕴一分者,谓根根居处所摄,..
证得和合智用差别者,谓证得最极清净法界一味故,于彼能依一切种妙智用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
中道者,谓中软、中中、中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中上中中中软三品烦恼。
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
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具念正知。审观受住时。具念正知。审观受灭尽没时。具..
谓有漏善。及无覆无记法。是名中界。
又阿罗汉比丘于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见有着不能一切悉解,故智见有碍,如来于三世境暂起心时即遍知一切,是故智见无著无碍。十八中前六于不共身语意业清净具足中,..
种类摄者,谓蕴界处其相虽异,蕴义界义处义等故展转相摄。蕴义等者,谓色受等皆有聚义,虽相各异一切相摄更互相望同一类故。界义等者,谓眼耳等皆有能持受用义故一切相摄。..
何等住不动阿罗汉?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