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数

三方便

三藏法数

[出净名经疏]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手。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

胜三修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谓菩萨依佛胜教而修。破于声闻劣修。故名胜三修。一常修常即不迁不变之谓也。盖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不应于诸法中执为无常。是..

劣三修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谓声闻所修。比于菩萨所修则劣。故名劣三修。一无常修谓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是名无常修。(三界者。欲界。色界。无..

三渐次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三渐次者。乃楞严经中。佛欲说修行地位。而先说此三等次以为根本。以由一切地位虽有浅深不同。而皆以此三种而为进行之本。故经云。如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

三科

三藏法数

[出婆沙论并阿毗达磨品类足论]论云。若迷心不迷色。则合色开心。数为五蕴。若迷色不迷心。则合心开色。数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则心色各开。数为十八界。如此开合说者。为..

三受

三藏法数

[出杂阿含经]受者领纳也。谓六根之识。领受六尘之境也。(六根之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一苦受谓于..

三因

三藏法数

[出佛性论]一应得因谓依真如空理而修因行。应得菩提之果。故名应得因。(梵语菩提。华言道。)二加行因谓依菩提心。加功用行。以此为因。即能证得法身之果。故名加行因。三圆..

三断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一自性断谓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谓得法空之时。能令三涂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三涂者。火涂。刀涂。血涂也。)三缘缚..

三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烦恼余烦恼余。亦名障余。谓二乘之人虽断三界内见思惑尽。尚有界外无明惑在。故名烦恼余。(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宗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宗犹派也。圭峰密禅师云。大乘经教。统唯三宗。一法相宗谓此宗说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