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数

六蔽心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一悭心谓众生由此悭吝蔽覆于心。不能行于布施。纵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与人。是名悭心。二破戒心谓众生由贪嗔痴等烦恼蔽覆于心。行于恶行。不能坚持禁戒。是名..

六染心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着。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

六种动相

三藏法数

[出大乘同性经并大智度论]相即涌没之相。涌谓涌起。没谓隐没也。以东西南北中边互而言之。故有六种焉。亦名六种震动。一东涌谓于世界东方而涌也。二西没谓于世界西方而没也..

六着心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并演义钞]一贪着心引取之心为贪。谓于六尘等顺情之境。引取无厌亦着不舍。故名贪着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二爱者心贪取之心为爱..

六种散乱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一自性散乱谓五识自性。驰逐外缘。乖于静定。故名自性散乱。(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二外散乱谓正修善时。于五欲境上其心驰散。不能..

六粗相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六粗。谓由业转现三细而生。故名六粗。(业转现。即第八藏识中初起之三相。以其微细。故名三细也。)一智相谓依三细中第三境界相。不了自心所现。妄起分别染净之相..

六种俱生惑

三藏法数

[出大乘百法明门论]惑即昏迷不了之义。谓贪嗔等惑与身俱生。故名俱生惑。一贪惑谓于五尘顺情境上。引取无厌。昏迷不了。是名贪惑。(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六欲

三藏法数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色欲。二形貌欲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忠。心生贪着。是名形貌欲。..

六烦恼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谓贪嗔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

六触生爱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发智论]触即触着。亦对也。一眼触生爱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青黄赤白等种种之色。贪爱不舍。是名眼触生爱。二耳触生爱谓耳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丝竹歌咏等种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