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大禅

一自性禅 二一切禅 三难禅 四一切门禅 五善人禅 六一切行禅 七除烦恼禅 八此世他世禅 九清净净禅

次四依而辩九种禅者。菩萨既得正依凭处。则能进修深广之大行也。至论深广之内行。莫若禅定。故大智度论云。禅最大如王。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起转法轮入涅槃。所有胜妙功德。悉在禅中。今明别观。菩萨成道。起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并在九种禅中。故次四依而辩也。此九种禅。缨络经中。虽有其意。而不列名。解释弥勒菩萨造地持处。明六波罗蜜。方乃辩出九种相。并是菩萨不共之禅。从自性禅乃至清净。不与二乘人共。今为明菩萨不共次第。深广内行。思惟修法。于六波罗蜜中。的别出此九种大禅。此九通名禅者。翻释名同前。是则名同。而法相有别

一自性禅 云何名自性禅。于菩萨藏闻思前。行世间出世间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观分。或此二同类。或俱分。是自性禅

二一切禅 云何名菩萨一切禅。略说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又随其所应。各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禅。二者出生三昧功德禅。三者利益众生禅。菩萨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自举心息。舍离味著及一切想。是名现法乐住禅。菩萨禅定。出生种种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十力种性。所摄三昧。彼诸三昧。一切声闻。辟支佛。不知其名。况复能知。起及所出生二乘解脱除。入一切无碍慧无诤愿智。胜妙功德。是名菩萨出生三昧功德禅。利益众生禅者。十一种如前释。菩萨依布施众生。所作以义饶益。皆与同事。为除众苦。知所应说。知恩报恩。护诸恐怖。诸难忧苦。能为开解。资生不具。给施所须。如法畜众。善能随顺。见实功德。欢喜赞叹。等心折伏。神力恐怖。或令欢喜。是名略说一切禅。无余无上

三难禅 云何菩萨难禅。略说三种。菩萨久习胜妙禅定。于诸三昧。心得自在。哀愍众生。欲令成熟。舍第一禅乐而生欲界。是名菩萨第一难禅。菩萨依禅。出生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深三昧。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是名第二难禅。菩萨依禅。得无上菩提。是名第三难禅也

四一切门禅 云何菩萨一切门禅。略说四种。一者有觉有观俱禅。二者喜俱禅。三者乐俱禅。四者舍俱禅

五善人禅 云何菩萨善人禅。略说五种。一者不味著。二者慈心俱。三者悲心俱。四者喜心俱。五者舍心俱

六一切行禅 云何菩萨一切行禅。谓六种七种。略说十三种。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观分自他利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义缘止相缘举相缘舍相缘现法乐住第一义禅。是十三种菩萨一切行禅也

七除恼禅 云何菩萨除恼禅。略说八种。一者菩萨入定。除诸苦患毒害霜雹热病鬼。是名咒术所依禅。二者菩萨入定。能除四大所起众病。是名除病禅。三者菩萨入定。兴致甘雨。能消灾旱。救诸饥馑。是名云雨禅。四者菩萨入定。济诸恐难。一切水陆。人非人怖。是名等度禅。五者菩萨入定。能以饮食。饶益旷野饥渴众生。是名饶益禅。六者菩萨入定。能以财物。调伏众生。是名调伏禅。七者菩萨入定。觉诸迷醉迷十方者等开觉之。是名开觉禅。八者菩萨入定。众生所作。悉令成就是名等作禅

八此世他世乐禅 略说九种。一者神足变现调伏众生禅。二者随说调伏众生禅。三者教诫变现调伏众生禅。四者为恶众生示恶趣禅。五者失辩众生以辩饶益禅。六者失念众生以念饶益禅。七者造不颠倒。论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为令正法久住世禅。八者世间技术义。饶益摄取众生。所谓书数算计。资生方便法。如是等种种众具禅。九者暂息恶趣放光。明禅

九清净净禅 云何菩萨清净净禅。略说十种。一者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二者出世间清净净禅。三者方便清净净禅。四者得根本清净净禅。五者得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六者住起力清净净禅。七者舍复入力清净净禅。八者神通所作力清净净禅。九者离一切见清净净禅。十者烦恼智障断清净净禅。如是菩萨无量禅。得大菩提果菩萨依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

是中所明九种禅。从始至终。并是出地持处弥勒菩萨之所说。未有一句私言。读者自思取其意也

相关推荐

四弘誓愿

法界次第初门

一未度者令度 二未解者令解 三未安者令安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次十二因缘。而辩四弘誓愿者。上二卷所出法门。或是凡夫共法。或与二乘同有。并未明菩萨诸佛不共之道。故今此..

十一切处

法界次第初门

一青一切处 二黄一切处 三赤一切处 四白一切处 五地一切处 六水一切处 七火一切处 八风一切处 九空一切处 十识一切处次八胜处而辩十一切处者。胜处虽能少。观中转变自在而..

十力

法界次第初门

一是处非处力 二业力 三定力 四根力 五欲力 六性力 七至处道力 八宿命力 九天眼力 十漏尽力次四无碍智而辩十力者。上之所明。多是菩萨所得。自行化他之法。今欲明诸佛所得..

三无漏根

法界次第初门

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次三解脱门而辩三无漏根者。解脱既是涅槃之门。若善修三解脱。必定发真无漏。证有余涅槃。得有余涅槃。自有三道不同。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也。..

四依

法界次第初门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三依义不依语 四依智不依识次六波罗蜜。而辩四依者。菩萨既欲学六波罗蜜之正行。而行不孤立。必有所依。而得成就。依凭若正。则具正..

四谛

法界次第初门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次超越而辩四谛者。但上来所说。诸无漏禅中。乃禅禅悉有四谛观慧。彼既明禅相。则隐理显事。从事以立名。是以虽有四谛观法。而不从谛得名。如..

超越三昧

法界次第初门

一超入 二超出次师子奋迅而辩超越者。大品经佛自诚言。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一超入三昧 云何名超入三昧。离诸欲..

十一智

法界次第初门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灭智 八道智 九尽智 十无生智 十一如实智次三无漏根而辩十一智者。以三根能生十一智故。所以者何。未知欲知根。生法智比智..

九次第定

法界次第初门

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五空处 六识处 七无所有处 八非有想非无想处 九灭受想次第定次六通而辩九次第定者。上所明禅。虽体用具足。而并是观禅。未明练熟调柔之相。今..

六波罗蜜

法界次第初门

一檀波罗蜜 二尸罗波罗蜜 三羼提波罗蜜 四毗梨耶波罗蜜 五禅波罗蜜 六般若波罗蜜次四弘誓愿。而辩六波罗蜜者。菩萨之道。愿行相扶。既发大愿。必须修行。今六波罗蜜。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