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山

【杨仁山】清季末年,中国佛教复兴的关键人物,也是唯识宗复兴的播种者。仁山,字文会,安徽石棣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他的父亲朴庵公,道光十八年进士,与曾国藩同年,故仁山及长,入曾国藩幕督办军粮。后因读《大乘起信论》而学佛,时当洪杨乱后,江南文物荡然无存,欲求一本佛经而不可得,仁山发愿流通佛经,集友好共同创设‘金陵刻经处’,刻印佛经。光绪四年,仁山以参赞名义,随曾纪泽出使欧洲,结识得日本真宗僧侣南条文雄,自南条处获悉中国唐代散夫之佛经,多为日本寺院所保存,因之委托南条,在日本代为搜购。仁山与南条相交三十年,南条在日本为之搜购得散逸经书近三百种,其中包括著唯识宗的经疏。例如窥基大师所撰《成唯识论述记》六十卷,亦是由日本找回来的。杨仁山在(成唯识论述记叙)中称;︰‘……有窥基法师者,奘公之高弟也,亲承师命,翻译《成唯识论》,会萃十家而成一部;并以闻于师者,著为《述记》,学相宗者,奉为准绳。至元季而失传,五百年来,无人得见,好学之士,每引为憾。近年四海交通,得与日本博士南条上人游,上人以此书赠予,……以是见唯识一宗,流传于世,非偶然也。’仁山晚年曾创设‘祇洹精舍’,为我国最早的僧学堂之一,门下弟子中,济济多士,欧阳竟无撰《杨仁山居传》,有谓;‘唯居士之规模弘广,故门下多材,谭嗣同善华严,桂伯华善密宗,梨端甫善三论,而唯识法相之学有章太炎、孙少侯、梅撷云,蒯若木、欧阳渐,亦云伙矣。’杨仁山逝世于清宣统三年,世寿七十五岁。

相关推荐

一味蕴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一味蕴】指无始以来,有一味延续的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的主体。这是小乘经量部所立。经量部主张此细意识自无始以来即不间断,其体为受、想、行、识等四蕴,展转和合,转..

八识规矩颂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八识规矩颂】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三藏著。概述唯识学说,著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的心识问题。前三颂说前五识,四至六颂说第六识,七至九颂说第七识,末三颂说..

二无心定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无心定】指二十四种不相应行中的无想定、灭尽定而言,此又称二定。一、无想定,指外道欲得无想天之果,而修灭一切心想的禅定;属第四禅,为外道所修出离想所作意。二、..

二重中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重中道】又作二种中道。唯识家认为中道有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义。三性对望中道,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非无,以此诠显非有非无的中道之义;..

二法相违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法相违】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二、涅槃 nirvana,意译灭度。众生厌..

八识三量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八识三量】在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识是根境相对直接的感觉,所以唯是现量。第八识所缘的是自变的实境,所以也是现量。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这是错..

一阐提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一阐提】一阐提,梵语 icchantika 之音译,其原意是‘有欲求之人’,意译为无种性、断善根、不能成佛的众生。《大庄严论经》卷一载有二说:一者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

一本十支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一本十支】唯识宗所依的经论,除了‘六经十一论’外,并有‘一本十支’之学,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

一大劫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一大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一期世界之始末,总括成住坏空四劫,称为一大劫。《瑜伽师地论》卷二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

一小劫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一小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大毗婆沙论》载,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