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佛祖历代通载》

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罗门。得法游方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尊者诘而化之。四众皆默然心服。唯禅定师达磨达者。闻四众被责愤悱而来。尊者曰。仁者习定何当来此。既至于此胡云习定。曰我虽来此心亦不乱。定随人习。岂在处所。祖曰。仁者既来。其习亦至。既无处所岂在人习。曰定习人故非人习定。我虽来此其定常习。祖曰。人非习定定习人故。当自来时其定谁习。彼曰。如净明珠内外无翳。定若通达必当如此。祖曰。定若通达一似明珠。今见仁者非珠之徒。彼曰。其珠明彻内外悉定。我心不乱犹若此净。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此定不是净。达磨达蒙师开悟心地朗然。尊者既摄五众名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问尊者曰。此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今既长矣。而终未舒。愿尊者示其宿因。尊者睹之。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众皆惊异。祖曰。吾前报为僧。有童子名婆舍。吾尝赴西海斋。受嚫珠付之。今还吾珠。理固然矣。长者遂舍其子出家。祖与受具。以前缘故名婆舍斯多。祖即谓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尊者说偈已。以僧伽梨衣密付斯多。俾之他国随机淹化。斯多受教直抵南天。当魏齐王芳元始八年丁卯岁也。尊者以难不可苟免。独留罽宾。时本国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学诸幻法欲共谋乱。乃盗为释子形像潜入王宫。且曰。不成即罪归佛子。妖既自作祸亦旋踵。事既败。王果怒曰。吾素归心三宝。何乃构害一至于斯。即命破毁伽蓝祛除释众。复自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尊者曰。已得蕴空。曰离生死否。曰已离生死。王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祖曰。身非我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剑断尊者首。涌白乳高数尺。王之右臂旋亦堕地。七日而终。太子光首叹曰。我父何故自取其祸。时有象白山仙人者。深明因果。即为光首广宣宿因解其疑网(事具圣胄集及宝林传中)遂以师子尊者报体。而建塔焉。尊者付婆舍斯多心法信衣为正嗣。外傍出达磨达四世二十二师。祖罹难时。乃在魏高贵乡公己卯岁也

相关推荐

禅师智越《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禅师智越。南阳郑氏。父与求昏。师极辞以拒即出家。游方至金陵遇智者。北面受业。五门六妙莫不深达。诵法华经至满万部。智者晚归台岭付以四众。二十年间循循善诱。德量宽旷..

侍者思悟《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侍者思悟。钱唐人。侍慈云讲最久。故能深达观道。善持咒法。加水以愈人疾。求者如市。当课诵时。身及奉像俱出舍利。天圣三年。慈云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文穆王公将闻之朝。..

十三祖龙树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三祖龙树尊者。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由入龙宫始得成道。故号龙树(西域记。梵云那迦阏树。此翻龙猛)佛去世后七百年出。天姿聪悟。在乳哺中闻诸梵志诵..

法师祖韶《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法师祖韶。天台刘氏。赐号明智。十九通法华。得度入东掖参慈云得其奥旨。既而侍师迁灵山居第一座。慈云将居草堂。谓师曰。汝当往代本如居能仁。而俾之来继此山。师即著草屦..

十九祖阇夜多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九祖阇夜多尊者。北天竺人。游化世间最称善说。有比丘犯欲自悔。夜多语曰。能顺我语罪可消灭。即化火坑令投其中。比丘念欲灭罪举身投之。火成清流。夜多曰。汝至诚悔..

十六祖僧佉难提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六祖僧佉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太子。生而能言常读佛法。七岁厌俗。父王每止之。九岁罗睺至金水河指之曰。此去五百里。有圣者名难提。佛记一千年后当绍圣位。即..

十四祖迦那提婆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四祖迦那提婆尊者。南天竺国婆罗门也。国中有一天神。锻金为形立高六丈。号大自在天。有求愿者令现获报。提婆入庙稽首为礼。天动眼努视。提婆语曰。夫为神者当以精灵..

十一祖马鸣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一祖马鸣尊者。东天竺桑岐多国婆罗门。以刀贯杖铭曰。天下智士。能胜我者。截首以谢。诸国之人莫有抗者。时富那夜奢于闲林中坐。马鸣大慢贡高计实有我。闻夜奢说诸法..

六祖弥遮迦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八千仙人导首。多闻博达有大辩才。往见提迦多曰。我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教授仙法。师遇大善知识修习佛道。自此殊途已经六劫。彼仙记..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王舍城长者也。过去世为商主。路见辟支佛身婴重病。即为求药治疗。见其衣极弊恶奉妙毡衣。辟支佛言。此商那衣(或翻草衣。西域有九枝秀草。若罗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