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佛祖历代通载》

时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为人臞野。好冠桦皮冠著木屐。裘衲褴缕状若风狂。笑歌自若。其所居近天台国清寺。寺僧丰干者。亦非常人也。每自薪水力于杵臼。以给众用。与寒山子为方外友。先是丰干行赤城道中。闻儿啼草菜间。视之见孩童十余岁。问其出处初无言对。心异之。引归寺令扫除。以其得之于野。因名拾得。既长头陀苦行精敏绝伦。甚为丰干寒山所器。与之偕游。三人者相得欢甚。寺僧皆讶之。然中心疑而莫之省也。拾得日常涤器冀有残 。著以筒留饵寒山。二子皆能诗。或时戏村保。寓事感怀辄有诗以见意。或书石壁。或树叶间。或酒肆中。语皆超迈绝尘。虽古名流未能仿佛也。自述云元非隐逸士。自号山林人。在鲁蒙白帻。旦爱裹疏巾。道有巢许操。耻为尧舜臣。猕猴罩帽子。非学辟风尘。又曰。欲得安居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喃喃诵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又曰。有身与无身。是我复非我。如此审思量。迁延倚岩坐。足间青草生。顶上红尘堕。以见世间人。灵床施酒果。又曰。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颜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更足三十年。还如甘蔗滓。其句语若此者甚伙。拾得尝掌供献。至食时对佛而食。又于憍陈如像前诃斥之曰。小根败种何为者耶。寺僧深怪之。不使直供。又伽蓝神粥饭多为乌鸢所残。拾得杖击神而嫚骂曰。汝食犹不能护。焉能护伽蓝乎。神遍梦寺僧曰。拾得鞭我。至旦互以语及。一一皆同。志是众骇之。丰干出云游。贞元末闾丘胤出守台州。欲之官我病头风。名医莫差。丰干偶至其家。自谓善疗此疾。闾丘闻而见之。干命水噀濡之。须臾所苦顿除。因是大喜甚加敬焉。问所从来。曰天台国清。曰彼有贤达者不。曰有之。然不可以世故求也。寒山拾得师利普贤示迹。二子混干国清。公若之官当就见。不宜后也。闾丘南来上事未久。入寺访丰干遗迹。但见茆宇萧条虎伏舍侧。复入寺谒二大士。寺僧引至后厨。闾丘拜谒二大士。起走曰。饶舌弥陀汝不识。礼我何为。遽返寒岩。次日闾丘令遗赠。寒山见使至骂曰。贼贼。遂隐入岩石。拾得亦潜去。后不知终

相关推荐

禅师智越《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禅师智越。南阳郑氏。父与求昏。师极辞以拒即出家。游方至金陵遇智者。北面受业。五门六妙莫不深达。诵法华经至满万部。智者晚归台岭付以四众。二十年间循循善诱。德量宽旷..

侍者思悟《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侍者思悟。钱唐人。侍慈云讲最久。故能深达观道。善持咒法。加水以愈人疾。求者如市。当课诵时。身及奉像俱出舍利。天圣三年。慈云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文穆王公将闻之朝。..

十三祖龙树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三祖龙树尊者。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由入龙宫始得成道。故号龙树(西域记。梵云那迦阏树。此翻龙猛)佛去世后七百年出。天姿聪悟。在乳哺中闻诸梵志诵..

法师祖韶《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法师祖韶。天台刘氏。赐号明智。十九通法华。得度入东掖参慈云得其奥旨。既而侍师迁灵山居第一座。慈云将居草堂。谓师曰。汝当往代本如居能仁。而俾之来继此山。师即著草屦..

十九祖阇夜多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九祖阇夜多尊者。北天竺人。游化世间最称善说。有比丘犯欲自悔。夜多语曰。能顺我语罪可消灭。即化火坑令投其中。比丘念欲灭罪举身投之。火成清流。夜多曰。汝至诚悔..

十六祖僧佉难提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六祖僧佉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太子。生而能言常读佛法。七岁厌俗。父王每止之。九岁罗睺至金水河指之曰。此去五百里。有圣者名难提。佛记一千年后当绍圣位。即..

十四祖迦那提婆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四祖迦那提婆尊者。南天竺国婆罗门也。国中有一天神。锻金为形立高六丈。号大自在天。有求愿者令现获报。提婆入庙稽首为礼。天动眼努视。提婆语曰。夫为神者当以精灵..

十一祖马鸣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一祖马鸣尊者。东天竺桑岐多国婆罗门。以刀贯杖铭曰。天下智士。能胜我者。截首以谢。诸国之人莫有抗者。时富那夜奢于闲林中坐。马鸣大慢贡高计实有我。闻夜奢说诸法..

六祖弥遮迦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八千仙人导首。多闻博达有大辩才。往见提迦多曰。我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教授仙法。师遇大善知识修习佛道。自此殊途已经六劫。彼仙记..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王舍城长者也。过去世为商主。路见辟支佛身婴重病。即为求药治疗。见其衣极弊恶奉妙毡衣。辟支佛言。此商那衣(或翻草衣。西域有九枝秀草。若罗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