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睿(晋长安)《高僧传》卷六

释僧睿。魏郡长乐人也。少乐出家。至年十八始获从志。依投僧贤法师为弟子。谦虚内敏学与时竞。至年二十二博通经论。尝听僧朗法师讲放光经。屡有机难。朗与贤有濠上之契。谓贤曰。睿比格难。吾累思不能通。可谓贤贤弟子也。至年二十四。游历名邦处处讲说。知音之士负帙成群。常叹曰。经法虽少足识因果。禅法未传厝心无地什后至关。因请出禅法要三卷。始是鸠摩罗陀所制。末是马鸣所说。中间是外国诸圣共造。亦称菩萨禅。睿既获之日夜修习。遂精炼五门善入六净。伪司徒公姚嵩深相礼贵。姚兴问嵩。睿公何如。嵩答。实邺卫之松柏。兴敕见之。公卿皆集。欲观其才器。睿风韵[罩-卓+注]流含吐彬蔚。兴大赏悦。即敕给俸恤吏力人舆。兴后谓嵩曰。乃四海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于是美声遐布远近归德。什所翻经。睿并参正。昔竺法护出正法华经。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译经至此乃言。此语与西域义同。但在言过质。睿曰。将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什喜曰。实然。其领悟标出皆此类也。后出成实论令睿讲之。什谓睿曰。此诤论中有七变处文破毗昙。而在言小隐。若能不问而解可谓英才。至睿启发幽微果不咨什而契然悬会。什叹曰。吾传译经论得与子相值。真无所恨矣。著大智论十二门论中论等诸序。并著大小品法华维摩思益自在王禅经等序。皆传于世。初睿善摄威仪弘赞经法常回此诸业愿生安养。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后自知命尽。忽集僧告别。乃谓众曰。平生誓愿愿生西方。如睿所见或当得往。未知定免狐疑成不。但身口意业或相违犯。愿施以大慈为永劫法朋也。于是入房洗浴。烧香礼拜。还床向西方合掌而卒。是日同寺咸见五色香烟从睿房出。春秋六十七矣。时又有沙门僧楷。与睿公同学。亦有高名云。

相关推荐

禅师智越《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禅师智越。南阳郑氏。父与求昏。师极辞以拒即出家。游方至金陵遇智者。北面受业。五门六妙莫不深达。诵法华经至满万部。智者晚归台岭付以四众。二十年间循循善诱。德量宽旷..

侍者思悟《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侍者思悟。钱唐人。侍慈云讲最久。故能深达观道。善持咒法。加水以愈人疾。求者如市。当课诵时。身及奉像俱出舍利。天圣三年。慈云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文穆王公将闻之朝。..

十三祖龙树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三祖龙树尊者。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由入龙宫始得成道。故号龙树(西域记。梵云那迦阏树。此翻龙猛)佛去世后七百年出。天姿聪悟。在乳哺中闻诸梵志诵..

法师祖韶《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法师祖韶。天台刘氏。赐号明智。十九通法华。得度入东掖参慈云得其奥旨。既而侍师迁灵山居第一座。慈云将居草堂。谓师曰。汝当往代本如居能仁。而俾之来继此山。师即著草屦..

十九祖阇夜多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九祖阇夜多尊者。北天竺人。游化世间最称善说。有比丘犯欲自悔。夜多语曰。能顺我语罪可消灭。即化火坑令投其中。比丘念欲灭罪举身投之。火成清流。夜多曰。汝至诚悔..

十六祖僧佉难提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六祖僧佉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太子。生而能言常读佛法。七岁厌俗。父王每止之。九岁罗睺至金水河指之曰。此去五百里。有圣者名难提。佛记一千年后当绍圣位。即..

十四祖迦那提婆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四祖迦那提婆尊者。南天竺国婆罗门也。国中有一天神。锻金为形立高六丈。号大自在天。有求愿者令现获报。提婆入庙稽首为礼。天动眼努视。提婆语曰。夫为神者当以精灵..

十一祖马鸣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十一祖马鸣尊者。东天竺桑岐多国婆罗门。以刀贯杖铭曰。天下智士。能胜我者。截首以谢。诸国之人莫有抗者。时富那夜奢于闲林中坐。马鸣大慢贡高计实有我。闻夜奢说诸法..

六祖弥遮迦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八千仙人导首。多闻博达有大辩才。往见提迦多曰。我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教授仙法。师遇大善知识修习佛道。自此殊途已经六劫。彼仙记..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王舍城长者也。过去世为商主。路见辟支佛身婴重病。即为求药治疗。见其衣极弊恶奉妙毡衣。辟支佛言。此商那衣(或翻草衣。西域有九枝秀草。若罗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