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刹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是不可结集,此事出本经不思议品。二大本,如海云比丘受持之普眼经者。以须弥山聚之笔,四大海水之墨,书一品之修多罗,尚不可穷尽,如是品其数过尘沙,此亦非贝叶之所可记,此事出本经入法界品。三上本,四中本,五下本。此三者,即所谓三本之华严,据西域记传之说。六略本,是六十华严经之梵本,有三万六千偈,要略彼下本十万偈者。七论释,龙树所造之大不思议论,世亲所造之十地论等解释本经者。八翻译,即六十华严经,译为略本三万六千偈者。九支流,兜沙经,菩萨本业经等,由大经支出流行者。十感应,依念持之功而于经有感应者。是虽依于其人,今推功而属于经。见华严探玄记一。二清凉所说之十类:一略本经,二下本经,三中本经,四上本经,此四同贤首。五普眼经,是同贤首之大本。六同说经,无量尘沙之诸佛,常恒说同一之法者。七异说经,对万差之机类,说万差之法者。此二者为别开贤首之恒本者也。八主伴经,诸佛互为主伴说同一之法者。如此土之佛为主而说十住,则他土诸佛各伴之而说十住。九眷属经。华严经之方便说种种之余经者。十圆满经,圆融前之诸本而包含一切者。见华严经疏三。
相关推荐
一切如来定
(术语)称大空三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三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为大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大般..
一心三智
(术语)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智,修假观得道种智,修中道观得一切种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观,次第发得三智。而在天台圆教,则三观融于一心,故..
一切种智
(术语)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种之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一切如来智印
(印相)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二遍知院中之三昧耶形也。在莲华上作三角形者。
一切皆成
(术语)谓一切众生皆悉成佛也。对于五性各别而言。盖三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余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为无..
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大日经五曰:其中如来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一切真言主
(术语)称两部之诸尊也。瑜祇经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刚界大曼荼罗王,皆悉集会。
一代教
(术语)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代中所说大小乘之诸教也。止观义例下曰:一代教法,会在法华。
一切智慧者
(术语)称大日如来也。大日经一曰:一切智慧者,出现于世间,如彼优昙华,时时乃一现。
一大三千世界
(术语)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