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植物)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于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三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钵罗树(Pippala)。见毕钵罗条。谓贝多罗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国,在摩诃菩提寺。盖释伽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经冬不凋。至佛入灭日,变色凋落,过已还生。至此日,国王人民,大作佛事,收叶而归,以为瑞也。树高四百尺,已下有银塔周回绕之。彼国人四时常焚香散花,绕树作礼。唐贞观中,频遣使往,于寺设供,并施袈娑。至显庆五年,于寺立碑,以纪圣德。此树梵名有二:一曰宾拨梨力叉,二曰阿湿曷咃婆力叉。西域记谓之卑钵罗,以佛于其下成道,即以道为称,故号菩提婆力叉,汉翻为树。 翻译名义集曰:西域记云:即毕钵罗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广东新语曰:诃林有菩提树,萧梁时智药三藏自西竺持来。今大可百围,作三四大柯,其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计,大者合围,小者拱把,岁久根包其干,惟见根而不见干。叶似柔桑,二月凋落,五月而生,僧采而沤之,惟余细筋如丝,霏微荡漾,比于纱谷,俗谓之菩提纱是也。按诃林即今番禺之光孝寺,寺有西番诃黎勒树,故名。粤东笔记曰:菩提树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罗,细点如星。谓之星月菩提。光孝寺志曰:嘉庆二年六月二十五夜,飓风吹倒。陈中丞大文命工培护。越年枯萎。寺僧乔庵离相同诣南华接一小枝归,植旧地。今扶疏犹昔。雷州府志曰: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案菩提树为常绿亚乔木,多产于粤东,高二丈余。叶卵形,端甚尖长,花隐于花托中。实圆质坚不朽。今琼山县谓之金刚子。亦可作念珠。

相关推荐

一切如来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空三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三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为大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大般..

一心三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智,修假观得道种智,修中道观得一切种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观,次第发得三智。而在天台圆教,则三观融于一心,故..

一切种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种之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一切皆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一切众生皆悉成佛也。对于五性各别而言。盖三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余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为无..

一代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代中所说大小乘之诸教也。止观义例下曰:一代教法,会在法华。

一切智慧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也。大日经一曰:一切智慧者,出现于世间,如彼优昙华,时时乃一现。

一大三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