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澄

(767~822)日本天台宗开祖。近江(滋贺县)人,俗姓三津首。其先人为归化日本之汉人。十四岁出家,游学南都(奈良),后于东大寺受具足戒。喜好山林,因而入比睿山,且作发愿文。专研佛教各宗之经论,而特崇一乘思想。后创建根本中堂,称比睿山寺,号一乘止观院。其所举行之法会,桓武天皇及各寺高僧皆列席参与,因而名声大振。曾发愿书写大藏经,并修法华十讲,又于高雄山寺讲说天台宗教义。

延历二十三年(804,唐贞元二十年),为深研法华一乘教义,由翻译僧义真伴随,与空海同行来华。从天台宗九祖湛然之弟子道邃、行满受天台教义,从天台山翛然受牛头禅,并从道邃受大乘菩萨戒,后又从顺晓受密法。翌年返国,于高雄山寺设灌顶台传密教,为日本秘密灌顶之始。二十五年,获准设天台宗年分度者(按年限定诸宗、诸大寺之出家人数),于华严、律、三论、成实、法相、俱舍等南都六宗之外,新增天台法华宗二人,正式独立日本天台宗。后与南都诸宗学僧对论法要,尤以法相德一撰佛性钞,判法华为权教,师着照权实镜一卷及守护国界章论破其说,最为著称。又因认为大小乘戒不应合并一起,为此作山家学生式,上表请建大乘圆顿戒坛,遭僧纲与南都诸大德反对,乃撰显戒论三卷、显戒论缘起二卷驳之,然直至其示寂后,日本天台宗方获准在比睿山设立大乘戒坛。弘仁十三年于比睿山中道院示寂,世寿五十六。终其一生,可谓一本新兴之精神,与旧宗之弊害对抗。以所创天台宗为圆密一致,故主张四宗(圆教、密教、禅、戒)合一,对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之兴起,有深远之影响。清和天皇追赠“传教大师”谥号。世称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著述甚多,号称二百八十余部,或谓四百余部。现存有一百六十部,然其中部分真伪不详。著作有法华秀句三卷、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一卷、唐决集一卷等,均收于传教大师全集五册。[睿山大师傅、最澄大师一生记、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二、卷三] p5045

相关推荐

一人作虚

佛光大辞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

一切智船

佛光大辞典

指一切智慧之舟,乃喻佛为舟筏,度人达彼一切智之地。教行信证文类卷二(大八三·五九九下):“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此乃赞叹弥陀之悲愿如..

一刀三礼

佛光大辞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 p2 ..

一千七百则公案

佛光大辞典

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光大辞典

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刚界如来为使一切阿阇梨所修行法事、智慧、意愿能通达无碍,一切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刚阿阇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令一切见者皆悉礼足,降伏欢喜,故住..

一七日

佛光大辞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p1 ..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佛光大辞典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

一大藏教

佛光大辞典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一上神通

佛光大辞典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二)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