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梵语 anitya,或 anityatā,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阅“常无常”4530) p5109

相关推荐

一人作虚

佛光大辞典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语言文字则失其..

一切智船

佛光大辞典

指一切智慧之舟,乃喻佛为舟筏,度人达彼一切智之地。教行信证文类卷二(大八三·五九九下):“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群生海。”此乃赞叹弥陀之悲愿如..

一刀三礼

佛光大辞典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 p2 ..

一千七百则公案

佛光大辞典

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光大辞典

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即佛眼三摩地。密教金刚界如来为使一切阿阇梨所修行法事、智慧、意愿能通达无碍,一切诸明悉皆成就,速得大金刚阿阇梨位法性大日之身,令一切见者皆悉礼足,降伏欢喜,故住..

一七日

佛光大辞典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数之次第] p1 ..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佛光大辞典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

一大藏教

佛光大辞典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

一上神通

佛光大辞典

(一)指一回、一度之神通。(二)指最优越殊胜之神通。相对于小乘佛教所说之六神通。指佛神通、大神通、最上神通等。在小乘佛教中,神通表不可思议之神变;在禅宗则表日常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