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性
即自他共离之四性。四者即:(一)自性,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二)他性,若从尘生,即他性。(三)共性,若根尘合生,即共性。(四)离性,若离根尘生,即离性。于此四性..
即自他共离之四性。四者即:(一)自性,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二)他性,若从尘生,即他性。(三)共性,若根尘合生,即共性。(四)离性,若离根尘生,即离性。于此四性..
六无畏之一。略称一切法平等无畏。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差别,其六即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意指一乘之人,观自心毕竟空性,离有为、无为二界之扼缚,了悟万法乃一..
指密教胎藏、金刚两部曼荼罗之一切诸尊。瑜祇经卷上(大一八·二五五下):“若真言行人持经三十万遍,一切真言主及金刚界大漫拏罗王皆悉集会,一时与成就,速得大金刚位乃..
乃密教印相之一种。即左右手各结刀印,向外二食指著于侧边,口诵“婆誐嚩帝(世尊)苏婆诃(成就)”。 p17
一青一切处 二黄一切处 三赤一切处 四白一切处 五地一切处 六水一切处 七火一切处 八风一切处 九空一切处 十识一切处次八胜处而辩十一切处者。胜处虽能少。观中转变自在而..
谓佛陀出现于世间之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之真实相,此即所谓一大事。依法华经方便品之说,佛为使众生开示悟入,遂出现世间。世亲于法华经论卷下详论此“开示悟入”之要..
《敕修清规·月分须知》云:“十二月初八日,佛成道,库司预造红糟。”解者曰:“昔佛成道,随牧牛女乞牛乳吃,今红糟学牛乳者也,未知加何红物矣。红糟或作温糟。”忠曰:..
忠曰:“合行者,宜作为之之事也。”《敕修清规·副寺》云:“常住财物,如非寺门外护官员、檀越宾客、迎送庆吊,合行人事,并不可假名支破侵渔。”《经国大典注解》云:“..
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
[出楞伽经]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厌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