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
一个咒语。明就是咒陀罗尼的别名。
一个咒语。明就是咒陀罗尼的别名。
(术语)知一切者之意。佛之尊称。善生经曰:如来即是一切智藏。
(术语)证得一切智之位,即佛果位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其所说法,皆悉至于一切智地。
释弘充。凉州人。少有志力。通庄老解经律。大明末过江。初止多宝寺。善能问难。先达多为所屈。后自开法筵锋镝互起。充既思入玄微口辩天逸。通疑释滞无所间然。每讲法华十地..
即家庭中若有一子出家学佛,则其亲属九族皆可生于天界。九族,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母、己、子、孙、曾孙、玄孙等。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一六中):“故..
指三界之一切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起之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以其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故称住地。此惑属迷理之惑,亦为五..
《敕修清规·嗣法师忌》云:“若讲特为伴真汤,斋罢,方丈客头请西堂、两序晚间对真相伴吃汤。排照牌位,列座右,住持揖就座,烧香上汤,并下相伴人汤。退身烧香展拜,起身..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三十卷,唐释道宣(596~667)撰。《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重出二部,一部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释氏类重出三部,两部作道宗撰;均误。..
言教二谛(又作约教二谛),是和境理二谛(又作约理二谛)相对立名,它是三论宗学说特点之一。三论宗人承印度中观之学,用二谛作中心来组织一切理论。二谛即:一、俗谛(又作世..
五会念佛是净土宗念佛的一种方法。其法主要在于念佛音声的缓急,以此表达念佛的心情安静和急切的意义。第一会是 平声缓念,即平声静意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第二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