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词典

不害

阿毗达磨辞典

不害者,无瞋善根一分心悲愍为体,不损恼为业,当知不害不离无瞋故亦是假。

阿罗诃

翻译名义集

【阿罗诃】秦云应供。大论云: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亦翻杀贼,又翻不生。观经疏云:天竺三名相近,阿罗诃,翻应供;阿罗汉,翻无生;阿卢汉,翻杀贼。..

二心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一相应心应即当也。谓一念妄心。虚妄分别。而与烦恼诸惑相应。是名相应心。二不相应心谓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心。..

一心约教有异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

一人

三藏法数

[出仁王护国经]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

一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身即法身也。盖十方诸佛无明之惑净尽。法性之体全彰。无有自他色相之异。故名一身。经云。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是也。..

和南

禅林象器笺

《敕修清规·圣节》云:“住持和南登座。”又〈寮元〉云:“每日粥罢,大众归寮。乃至副寮出,烧香归位。茶头喝云:‘不审。’大众和南。”《翻译名义集》云:“槃那寐,或..

国师

禅林象器笺

《祖庭事苑》云:“西域之法,推重其人外内攸同,邪正俱有,举国归依,乃彰斯号。声教东渐,唯北齐高僧法常,齐主崇为国师。国师之号,自常公始。陈隋之代,天台智顗为陈宣..

白赞

禅林象器笺

叹佛或名白赞。《敕修清规·病僧念诵》云:“如病重,为十念阿弥陁佛。念时先白赞云:‘阿弥陁佛真金色,相好端严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东晋佛教

中国佛教

东晋佛教是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到恭帝元熙二年(420)共一百零四年间的佛教。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北方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所建立的二赵、三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