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佛教
隋代佛教,是从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到恭帝义宁二年(618 )中国隋王朝一代三十七年间的佛教。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大成时期。隋代虽然立国不久,但在政治上统一了南..
隋代佛教,是从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到恭帝义宁二年(618 )中国隋王朝一代三十七年间的佛教。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大成时期。隋代虽然立国不久,但在政治上统一了南..
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
(譬喻)以长者之一大宅,譬三界之火宅。法华经譬喻品曰:譬如长者有一大宅。
子题:不可学迷、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学人开迷、学具二义、学教、学行戒本疏·持犯方轨:“佛立教相,止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然受戒后,勤学教行,于诸事法,明..
【一向苦处】 p0007世亲释二卷三页云:一向苦处者:谓一向受非爱业果处。于彼有时乐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异熟果者,唯是其苦。无性释二卷五页云:生奈落迦傍,生饿鬼..
乃九种大乘禅之一。因一切禅定皆由此门出,故称一切门禅。凡有四种,即:有觉有观俱禅、喜俱禅、乐俱禅、舍俱禅。此四种禅定相当于色界之初、二、三、四禅,至第四禅定时,..
[出华严经疏]一言答谓华严经第一会至第八会。各有请问。皆以言说而答。是名言答。二示相答谓华严经第九会。入法界品初起六十句。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而答。盖佛心..
《敕修清规·圣节》云:“住持和南登座。”又〈寮元〉云:“每日粥罢,大众归寮。乃至副寮出,烧香归位。茶头喝云:‘不审。’大众和南。”《翻译名义集》云:“槃那寐,或..
唐代佛教,是指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到哀帝天祐四年(907 )二百八十九年间李唐一代的佛教而言。唐代接着隋代之后,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619),就..
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继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方面仿照明代僧官制度,在京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