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叉鸠王
梵名 Iksvāku,巴利名 Okkāka。译作甘蔗氏。为释迦族之祖先,居于印度河流域之浮陀落城。[慧琳音义卷二十六] p2
梵名 Iksvāku,巴利名 Okkāka。译作甘蔗氏。为释迦族之祖先,居于印度河流域之浮陀落城。[慧琳音义卷二十六] p2
乃生灭门所依之心。又作多一心、多一识心。系密教所立十识中之第九识,亦即造作一切诸法之识心。盖此心所作之生灭,差别无量,随其所作,故称“多”;又能作之心唯有一,故..
[出华严经疏]一言答谓华严经第一会至第八会。各有请问。皆以言说而答。是名言答。二示相答谓华严经第九会。入法界品初起六十句。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而答。盖佛心..
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
造业受报,必有归趣之处。趣谓趣住之意,众生因业因而趣住所受报之处也。趣报有六,故名六趣,亦名六道。道者,能通之义,善恶之业,能通善恶之处,故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
一超入 二超出次师子奋迅而辩超越者。大品经佛自诚言。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一超入三昧 云何名超入三昧。离诸欲..
乃九种大乘禅之一。因一切禅定皆由此门出,故称一切门禅。凡有四种,即:有觉有观俱禅、喜俱禅、乐俱禅、舍俱禅。此四种禅定相当于色界之初、二、三、四禅,至第四禅定时,..
忠曰:“参禅了毕,设斋供养大众也。”《传灯录·洞山价禅师章》云:“因夜间不点灯,有僧出问话。退后,师令侍者点灯,乃召适来问话僧出来,其僧近前,师曰:‘将取三两粉..
《敕修清规·开堂祝寿》云:“庄、库、庵、塔、法眷、乡人,暂到展贺。”忠曰:“庵、塔者,庵主、塔主也。”《五灯会元》沩山祐法嗣有蕲州三角山法遇庵主。《传灯录》临济..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次超越而辩四谛者。但上来所说。诸无漏禅中。乃禅禅悉有四谛观慧。彼既明禅相。则隐理显事。从事以立名。是以虽有四谛观法。而不从谛得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