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词典

一切舍不取施想

佛光大辞典

般若十种利益之一。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月灯三昧经卷六] p14 ..

一切智无所畏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rva-dharmābhisajbodhivai?āradya。系佛所具备四种无畏之一。又作诸法现等觉无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指世尊觉知诸法,住于正见,于众中作狮子吼,安稳而无怖..

一切无障碍

佛光大辞典

意谓通达一切而无任何障碍。略称一切无碍。法华经神力品(大九·一八六中):“能持此经者,于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p17 ..

一切经音义

佛光大辞典

(一)原名“一切经音”,北齐道慧撰,久佚。其书名首见于大唐内典录,原无“义”字,然后世如清代阮元之揅经室外集等,述及本书时皆误载为“一切经音义”。(二)凡二十五卷。..

一大事因缘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故名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故名为因。如来证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故名为缘。一切如来出现于..

禅林象器笺

《沙弥律仪?入浴》云:“汤冷热,依例击梆,不得大唤。”忠曰:“即是浴室小板也。《三才图会》有梆图,龙头鱼形。余辩,见〈木鱼〉处。”《正字通》云:“梆,博康切,音..

半斋讽经

禅林象器笺

旧说曰:“早粥已过,午斋未及,在其中间讽经,故曰半斋讽经。”又见〈节时类·半斋〉处。《敕修清规·达磨忌》云:“堂司行者覆来日半斋,各具威仪,散忌讽经。”..

辽代佛教

中国佛教

辽代佛教是公元9161125年间契丹族统治着中国北部地区建立耶律王朝时代的佛教(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947年改号辽,后曾一度复号契丹)。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契丹..

一切种漏尽

法相辞典

【一切种漏尽】 p0008杂集论十四卷七页云:一切种漏尽者:谓诸烦恼,并习气永尽。

一切法皆无有二

法相辞典

【一切法皆无有二】 p0010瑜伽七十三卷十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有二?答:即依如是所说五事,由俗自性,说无自性。由别别相,说有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