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内容: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杂因诵第三品之四(四〇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思惟世间而思惟。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间思惟。 所以者何? 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槃。 汝等当正思惟:『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如此思惟则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过去世时,有一士夫出王舍城,于拘絺罗池侧正坐思惟世间思惟。 当思惟时,见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无量无数,皆悉入于一藕孔中。 见已,作是念:『我狂失性,世间所无,而今见之。』尔时,去池不远,更有大众一处聚集。 时,彼士夫诣大众所语言:『诸人,我今发狂,我今失性,世间所无,而我今见,如上广说。』时,彼大众皆谓士夫狂发失性,世间所无,而彼见之。」佛告比丘:「然彼士夫非狂失性,所见真实。 所以者何? 尔时,去拘絺罗池不远,有诸天阿修罗兴四种军,战于空中。 时,诸天得胜,阿修罗军败,退入彼池一藕孔中。 是故,比丘! 汝等慎莫思惟世间。 所以者何? 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非正向涅槃,当思惟四圣谛。 何等为四? 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〇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 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 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 所以者何? 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 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〇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或有贪觉觉者,或瞋觉觉者,或害觉觉者。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 所以者何? 此诸觉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 汝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 所以者何? 此四圣谛觉,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槃。 是故,诸比丘! 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进修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〇)如是我闻:一时如上广说。 差别者,起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乃至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论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为何所说?」诸比丘白佛言:「世尊! 我等于此聚集,或论说王事」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槃。 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 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诤论之声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何者大力? 何者大富?」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问诸比丘:「汝等何所论说?」时,诸比丘即以上事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用说诸王大力、大富为? 汝等比丘莫作是论。 所以者何? 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 汝等当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此四圣谛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汝等宿命作何等业? 为何工巧? 以何自活?」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问诸比丘:「汝说何等?」时,诸比丘以上所说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说:『宿命所作。』所以者何? 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 汝等比丘当共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此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是故,比丘! 依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论:「某甲檀越作麁疎食,我等食已,无味无力,我等不如捨彼麁食,而行乞食。 所以者何? 比丘乞食时得好食,又见好色,时闻好声,多人所识,亦得衣被、卧具、医药。」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诣食堂如是广说,乃至「正向涅槃。」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正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受持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言:『此是苦圣谛,我即受持,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是世尊说四圣谛,我即受持。」佛告比丘:「善哉! 善哉! 我说苦圣谛,汝真实受持;我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汝真实受持。」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时,有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说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我悉受持。 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名苦圣谛。 世尊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为世尊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善哉! 善哉! 汝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名比丘真实持我四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持我所说四圣谛不?」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持之。 云何四谛? 世尊说苦圣谛,我悉持之,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悉持之。」佛告彼比丘:「善哉! 善哉! 如我所说四圣谛,汝悉持之。 诸比丘! 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门瞿昙所说苦圣谛,我当捨,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今当捨,更立余四圣谛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佛有疑者,则于苦圣谛有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则有疑惑;若于法、僧有疑者,则于苦圣谛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疑惑;若于佛不疑惑者,则于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疑惑;若于法、僧不疑惑者,则于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疑惑。」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有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若苦、集、灭、道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 若于苦圣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于集、灭、道圣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共行至深嶮岩。」诸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至深嶮岩,敷座而坐,周匝观察深嶮岩已,告诸比丘:「此岩极大深嶮。」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 此极深嶮,然复有一极深嶮极嶮于此,甚可怖畏者不?」佛知其意,即告言:「如是,比丘! 此极深嶮,然复有大深嶮嶮于此者,甚可怖畏,谓诸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彼于生本诸行乐着,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生本诸行乐着,而作是行;老、病、死、忧、悲、恼、苦行,转增长故,堕于生深嶮之处;堕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深嶮之处。 如是,比丘! 此则大深嶮嶮于此者。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大热地狱,若众生生于彼中,一向与烔然。」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如世尊说,此则大热。 世尊! 唯此大热,复有大热过于此者,甚可怖畏,无有过上。」「如是,比丘! 此则大热,亦更有大热过于此者,甚可怖畏,无有过上。 何等为更有大热,甚可怖畏,过于此者? 谓沙门、婆罗门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 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热炽然,是名比丘大热烧然,甚可怖畏,无有过者。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大闇地狱,彼诸众生,生彼中者,不见自身分。」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 此则大闇,唯此大闇,复更有余大闇,甚可怖畏,过于此不?」佛告比丘:「如是,更有大闇,甚可怖畏,过于此者,谓沙门、婆罗门于四圣谛不如实知,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闇之中。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游行,照诸世界,乃至千日千月,照千世界、千须弥山、千弗婆提、千阎浮提、千拘耶尼、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千炎魔天、千兜率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 此千世界,中间闇冥,日月光照,有大德力,而彼不见,其有众生,生彼中者,不见自身分。」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 如世尊说,是大闇冥,复更有余大闇冥处过于此耶?」佛告比丘:「有大闇冥过于此者,谓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闇冥中,是名比丘有大闇冥过于世界中间闇冥。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从小千世界数满至千,是名中千世界。 于是中千世界,中间闇冥,如前所说,乃至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从中千世界数满至千,是名三千大千世界。 世界中间闇冥之处,日月游行,普照世界,而彼不见,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闇冥中。 是故,诸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圣谛。 谛听! 谛听! 善思念之。 何等为四? 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是名四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如是有、如是当知,亦如上说。 (四二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 所以者何? 比丘禅思,内寂其心成就已,如实显现。 云何如实显现? 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 所以者何? 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已。 如是如实显现。 云何如实显现? 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人掷杖于虚空中,寻即还堕,或根着地,或腹着地,或头着地。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人掷杖置虚空中,其必还堕,或堕净地,或堕不净地。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以不如实知故,或生善趣,或生恶趣。 是故,诸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譬如五节相续轮,大力士夫令速旋转。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轮回五趣,而速旋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或人、或天,还堕恶道,长夜轮转。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应、等正觉增上说法,谓四圣谛,开示、施设、建立、分别、散说、显现、表露。 何等为四? 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等为黠慧? 为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为不知耶?」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说,于四圣谛如实知者,此为黠慧。」佛告比丘:「善哉! 善哉! 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是则黠慧。 是故,诸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须达长者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坐。 白佛言:「世尊! 此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 为一顿无间等?」佛告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佛告长者:「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 所以者何? 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犹如有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盛水持行,无有是处。 如是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有人,取莲华叶连合为器,盛水游行,斯有是处。 如是,长者! 于苦圣谛无间等已,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 是故,长者!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六)如须达长者所问,有异比丘问,亦如是说,唯譬有差别:「如有四登阶道,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登初阶,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阶昇堂殿者,无有是处。 所以者何? 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昇殿堂。 如是,比丘! 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比丘! 若有人言:『以四阶道昇于殿堂,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昇殿堂,应作是说。』所以者何? 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昇于殿堂,有是处故。 如是,比丘! 若言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应作是说。 所以者何? 若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有是处故。」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七)如异比丘问,阿难所问,亦如是说,唯譬差别。 佛告阿难:「譬如四隥梯昇于殿堂。 若有说言不由初隥,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无有是处。 如是,阿难! 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不应说。 所以者何? 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阿难! 由四隥梯昇于殿堂。 若有人言要由初隥,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此所应说。 所以者何? 要由初隥,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有是处故。 如是,阿难! 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草木,悉取为锵,贯大海中,一切水虫悉能贯不?」比丘白佛:「不能。 世尊! 所以者何? 大海诸虫,种种形类,或于细不可贯,或极大不可贯。」佛告比丘:「如是,如是。 众生界无数无量。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手执土石,问诸比丘:「于意云何? 此手中土石为多? 彼大雪山土石为多?」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无量,百千巨亿,算数譬类不可为比。」佛告比丘:「其诸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如我手中所执土石;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数无量。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四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湖池,深广五十由旬,其水盈满。 若有士夫以发以毛,或以指端渧彼湖水,乃至再三。 云何? 比丘! 如彼士夫所渧水多? 湖池水多?」比丘白佛:「如彼士夫毛发指端再三渧水,甚少少耳,彼湖大水,其量无数,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佛告比丘:「如大湖水,甚多无量。 如是多闻圣弟子具足见谛,得圣道果,断诸苦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余不尽者,如彼士夫发毛指端所渧之水。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大湖水譬,如是萨罗多吒迦、恒伽、耶符那、萨罗游、伊罗跋提摩醯,及四大海,其譬亦如上说。 (四四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手捉团土,大如梨果,告诸比丘:「云何? 比丘! 我手中此团土为多? 大雪山中土石为多?」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团土少少耳,彼雪山王,其土石甚多,百千亿那由他,乃至算数譬类不得为比。」佛告诸比丘:「如我所捉团土。 如是,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亦复如是。 如大雪山王土石者。 如是,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亦复如是。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雪山王,如是尼民陀罗山、毗那多迦山、马耳山、善见山、佉提罗迦山、伊沙陀罗山、由揵陀罗山、须弥山王,及大地土石,亦复如是。 如梨果,如是阿摩勒迦果、跋陀罗果、迦罗迦果、豆果,乃至蒜子譬,亦复如是。 (四四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以爪甲擎土已,告诸比丘:「于意云何? 我爪甲上土为多? 此大地土多?」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无量,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若诸众生,形可见者,亦复如是。 其形微细,不可见者,如大地土。 是故,比丘!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陆地,如是水性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者,亦复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生中国者亦尔。 如大地土,如是生边地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成就圣慧眼者,亦复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不成就圣慧眼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此法、律者,亦复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法、律者亦尔。 如知,如是等知、普知,正想、正觉、正解、法无间等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有父母亦尔。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有父母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尔。 如大地土,不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亦尔。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诸戒者亦尔。 如是离贪、恚、邪见,及不离贪、恚、邪见,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如大地土,如是不持五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八戒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八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 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天上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 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中没还生人道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诸众生从人道中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 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其诸众生从天命终还生天上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诸众生天上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 如地狱,畜生、饿鬼亦如是。 (四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未闻法时,得正思惟此苦圣谛,正见已生;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正见已生。」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已生,如是今生、当生。 如生,如是起、习、近修、多修、触、作证亦如是。 (四四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眼药丸,深广一由旬,若有士夫取此药丸,界界安置,能速令尽,于彼界界,不得其边。 当知诸界,其数无量。 是故,比丘! 当善界学,善种种界,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 云何众生常与界俱? 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 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 是故,诸比丘! 当作是学,善种种界。」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四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广说如上。 差别者,即说偈言:「常会故常生,相离生则断,如人执小木,而入于巨海,人木则俱没,懈怠俱亦然。 当离于懈怠,卑劣之精进,贤圣不懈怠,安住于远离。 慇懃精进禅,超度生死流,胶漆得其素,火得风炽然。 珂乳则同色,众生与界俱,相似共和合,增长亦复然。」(四四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 云何与界俱? 谓众生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 「时,尊者憍陈如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上座多闻大德,出家已久,具修梵行。 「复有尊者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头陀苦行,不畜遗余。 「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 「时,尊者大目揵连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神通大力。 「时,阿那律陀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天眼明彻。 「时,尊者二十亿耳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勇勐精进,专勤修行者。 「时,尊者陀骠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能为大众修供具者。 「时,尊者优波离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通达律行。 「时,尊者富楼那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皆是辩才善说法者。 「时,尊者迦旃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多闻总持。 「时,尊者罗睺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善持律行。 「时,提婆达多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习众恶行,是名比丘常与界俱,与界和合,是故,诸比丘! 当善分别种种诸界。」佛说是经时。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如上广说已,即说偈言:「常会故常生,相离生则断,如人执小木,而入于巨海,人木则俱没,懈怠俱亦然。 当离于懈怠,卑劣之精进,贤圣不懈怠,安住于远离。 慇懃精进禅,超度生死流,胶漆得其素,火得风炽然。 珂乳则同色,众生与界俱,相似共和合,增长亦复然。」(四四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如是广说,乃至「胜心生时与胜界俱,鄙心生时与鄙界俱,杀生时与杀界俱,盗淫、妄语、饮酒心时,与,饮酒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界俱,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与,不饮酒界俱。 是故,诸比丘! 当善分别种种界。」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 不信时与不信界俱,犯戒时与犯戒界俱,无惭无愧时与无惭无愧界俱;信心时与信界俱,持戒时与持戒界俱,惭愧心时与惭愧界俱。 是故,诸比丘! 当善分别种种诸界。」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信、不信。 如是精进、不精进,失念、不失念,正受、不正受,多闻、少闻,悭者、施者,恶慧、善慧,难养、易养,难满、易满,多欲、少欲,知足、不知足,摄受、不摄受界俱,如上经。 如是广说。 (四五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种种诸界。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种种界? 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云何种种界? 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云何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谓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触生受,缘眼触生受生眼触生爱。 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缘意触生意触生受,缘意触生受生意触生爱。 「诸比丘! 非缘种种爱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要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是名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云何种种界? 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 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谓缘眼界生眼触,非缘眼触生眼界,但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非缘眼受生眼触,但缘眼触生眼受;缘眼受生眼爱,非缘眼爱生眼受,但缘眼受生眼爱。 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非缘意触生意界,但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生意受,非缘意受生意触,但缘意触生意受;缘意受生意爱,非缘意爱生意受,但缘意受生意爱。 「是故,比丘! 非缘种种爱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是名比丘当善分别种种界。」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 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 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谓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缘眼受生眼想,缘眼想生眼欲,缘眼欲生眼觉,缘眼觉生眼热,缘眼热生眼求。 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缘意触生意受,缘意受生意想,缘意想生意觉,缘意觉生意热,缘意热生意求,是名比丘缘种种界故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比丘! 非缘种种求生种种热,非缘种种热生种种觉,非缘种种觉生种种想,非缘种种想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45 来源:藏佛寺 链接:https://www.cangfosi.com/fojing/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