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乞度人法具仪五种 内容: 子题:偏袒右肩、脱革屣、礼僧足、右膝着地、合掌、叉手、合十指爪掌、短右袂、袒裼衔绁、裼、绁、偏袖衣、褊衫、方服、长跪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初乞中,具仪五者:一、偏袒右肩,示执作之务,明谦敬也。 俗中短右袂,便于事是也。 袒谓肉袒,如袒裼衔绁者。 今此末俗,着偏袖衣,谓名偏袒者非也。 西梵全无此衣,但有方服耳。 二、脱革屣,除慢相也。 西梵南番多履此物,靳皮为底,上施纲系。 有人以靴履当之,义通事别。 或召为革师者误也,沙解反之是也。 三、礼僧足者,然通大小,但令尽集,仪轨和成。 纵师乞法于资所,亦须尽敬,由成僧故,有秉法功,阙师资义也。 然律中相忏,大者于小,则具四仪,除礼足也;小者于大,方具五法。 今此在僧,别非大小,无问长幼,皆须礼足。 如钞中具列多种。 此云礼足宜先上座,随时多少,任力行也。 故十诵云,头面一一礼僧足也。 四、右膝着地者,身既翘仰,表敬之极。 应须右膝右足及以左足三轮距地,曲身前请,是本仪也。 今乃右[骨*妥]铺地,不如不设也。 余见梵僧有加敬者,褰裙露膝,用亲于地,而设礼讫。 或有长跪,膝及足指,用以距地,翘翘颙望,如对严尊。 此可嘉也。 诫行注想,心无暂移。 自余不经,长慢获罪。 五、合掌者,表心专一无二缘也。 有经律中云,叉手者,则十指交也;或云合十指爪掌者。 四分但云合掌,未见指开,为附世情,多开掌而合指也。 必指掌齐合,心定无缘,是本仪也。 ……文中列受具。 余有剃发及受十戒,齐须乞法,以无德者妄为师故。 四分简和尚德中,具有兼也。 诸欲受时,先须乞请。 多不自量,任僧筹议。 ”  济缘记释云:“乞法具仪。 释偏袒中,初显意。 示执作者,卑己敬他,如仆侍故。 短右袂,出论语,彼云亵裘长,短右袂;谓私居之裘,当裾长而袂短。 袒裼衔绁,出孟子,裼音锡,衣也;绁谓马缰;言袒衣而执缰,亦仆从之仪也。 今下,斥非。 以偏袒本是袒露,而非衣名。 彼时偏袖,辄号偏袒;今时两袖,亦名褊衫,又复讹矣。 西梵祇支覆肩,并同袈裟之相,故云但有方服。 ……跪膝中,初科,初示意。 应下,显相。 膝盖足心三处皆圆,故并名轮。 距,至也。 ……长跪谓两膝着地;本制尼女,亦通僧故。 ……乞法中,初明例通。 剃发受十戒,即畜沙弥;文略畜依止。 四下,指证。 即如注引,受戒中文。 本简受具,兼通余二,故云具兼。 诸下,劝依。 总上多事,故云诸也。 ”(业疏记卷一一·二一·一八) 发布时间:2025-05-21 16:29:18 来源:藏佛寺 链接:https://www.cangfosi.com/dict/7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