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灭诤事 内容: 【七灭诤事】 p0059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二页云:有诸同梵行者,举余同梵行者所犯众罪,即于现前,四目相对,而以其实,不以非实。 乃至广说。 彼于未了。 正解了时;便更无犯。 更无犯故;是诸苾刍,由见闻疑,不应重举前所犯事。 如是诤事,便得除灭。 有诸苾刍,见余苾刍,犯罪时节;别于后时,彼犯罪者,忘自所犯。 其见犯者,记彼所犯。 便举是事,问言:汝忆自所犯不? 彼乃答言:我都不忆。 彼既不忆;不可自悔妄言我忆。 非无悔言,能离恶作。 既被他举;故信顺他,应从众僧,求乞忆念毗柰耶想及以清净。 尔时众僧,信诸苾刍,与彼清净。 彼犯罪者,得离恶作。 是诸苾刍,不应重举前所犯事。 如是诤事,便得除灭。 复有苾刍,由癫狂故;现行众多非沙门法,不随顺法。 彼由此事,故不成犯。 复有一类,无知苾刍,谓彼成犯;非处举发。 有诸苾刍,为防未来,教示忆念,令得自心。 还从众僧求乞不痴毗柰耶想及以清净。 彼闻是已;即便求乞。 尔时众僧,应断如是补特伽罗,不成于犯。 僧和合住,唱与清净。 无知苾刍,既闻是已;不复重举前所犯事。 如是诤事,便得除灭。 复有苾刍,于众僧中,举苾刍罪。 其能举者,起有犯想。 彼所举者,起无犯想。 由无犯想,便自称言:我无所犯。 能举者云:长老! 岂不曾作如是如是事耶? 彼遂诚言:我不曾作。 能举复云:彼先已犯。 今得举发,犹不了故;仍言不犯。 尔时众僧便为寻求事之自性,为犯不犯。 待得实已;当如法断。 如是诤事,便得除灭。 有异住处众多苾刍,于所犯罪,互生疑诤;或言有犯,或言无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轻。 有别住处众数过前,或望彼众,此多慧解,受持三藏。 彼应就此,请决所疑,令到究竟。 如是诤事,便得除灭。 复有苾刍,既犯罪已;自恶作缠之所激发,遂成忧悴,虑他举发;便如法悔。 由此一切诤事除灭。 有多苾刍,互相举罪,各为憍慢之所执持,不欲展转相对发露;专事离散,二部别居。 各作是言:彼既不肯来对我众发露悔灭;我等何为辄就彼众,发露悔灭。 彼此部中,各应推一有智众首,共禀所言,补特伽罗。 同往他众,许其发露,悔灭所犯。 如是诤事,便得除灭。 发布时间:2025-05-21 10:13:59 来源:藏佛寺 链接:https://www.cangfosi.com/dict/6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