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般若 内容: 【般若】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阂,名为智慧。 大论云: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 是故不能称此生善,故不翻。 此六度法,祖引经论以辨其相,共立五义。 一,对治。 善戒经云:谓悭、恶、嗔、怠、乱、痴,是所破之蔽。 二,相生。 善戒经云:谓舍家,持戒,遇辱须忍,忍已精进,精进已调五根,根调故知法界。 又解深密经云:能为后后引发故,谓诸佛菩萨。 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 为护戒故,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办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 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三,果报。 善戒经云:富具色力寿安辩。 又余经云:施报富,戒报善道,忍报端正,进报神通,禅报生天,智破烦恼。 无著论云:有二种果,谓未来、现在。 未来果者,檀得大福;尸罗得自身具足,谓释梵等;羼提得大伴助大眷属;毗黎耶得果报等不断绝;禅得生身不损坏;般若得诸根猛利,及多诸悦乐,于天人大众中得自在等。 现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养,及现法涅槃等。 四,互摄者。 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是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此檀摄六度也。 又菩提资粮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般若波罗蜜,是觉初资粮(觉是菩提,六度是菩提资粮,般若为初耳)。 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方便愿智力,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此乃般若摄于六度,初后既尔,中四例知。 五,譬喻。 华严云: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檀波罗蜜为乳母,尸罗波罗蜜为养母,忍波罗蜜为庄严具,勤波罗蜜为养育者,禅波罗蜜为浣濯人,善知识为教授师,一切菩提分为伴侣,一切善法为眷属,一切菩萨为兄弟,菩提心为家,如理修行为家法,诸地为家处,诸忍为家族,大愿为家教,满足诸行为顺家法,劝发大乘为绍家业,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 六分开者,六度通大小,十度唯在大。 一往亦通藏通两教,以权立三智故。 言十度者,于禅中有愿智力,故开愿度。 有神通智,开出力度,根本定,守禅度名。 般若中有道种智,开出方便度;有一切种智,开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名。 什曰:穷智之原故称度。 梵音中有母义。 发布时间:2025-05-21 07:14:36 来源:藏佛寺 链接:https://www.cangfosi.com/dict/5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