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蜫勒门 内容: 蜫勒,梵语为 pitaka 或 petaka,又作昆勒、鞞勒、錍勒,或作昆勒,意译作箧藏。 大迦旃延所造之论部名称。 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二中):“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 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 若人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 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诸门。 ”故知蜫勒门之内容又分为随相门、对治门等。 其中,随相门者,谓于说示一法一门中,即已说示其余同相同缘之诸法门。 例如,说四念处,因不离四正勤、四如意足故,佛虽不说余门,但说四念处,则当知余门之义,譬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此即随相门。 对治门者,如佛说四颠倒,虽不说四念处,当已知四念处之义,譬如说药已知其病,说病已知其药,此即对治门。 又大智度论卷十八主张阿毗昙旨在阐释“有”,空门乃说“无”,而蜫勒门则说“有无”。 天台及嘉祥等师判此论为小乘四门中之亦有亦空门。 大智度论所说之蜫勒与现存巴利文之藏论为同系统之论书,然因本论已失佚,故两者是否为同一书则难以断定。 关于蜫勒之语义,恐为毗勒之误写。 然经印顺法师之研究,有多种理由否定蜫勒为毗勒之误写。 又巴利佛典中,除三藏典籍外,有题为 Petak''''opadese 之书,传为大迦旃延所作,今所言之蜫勒或指此书。 [大智度论卷二、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卷十上、可洪音义卷十、蜫勒とは何ぞや(荻原云来,哲学杂志第二二之二四四)、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印顺)] p5911 发布时间:2025-05-20 07:45:24 来源:藏佛寺 链接:https://www.cangfosi.com/dict/20130.html